早在農曆新年之前,已經收到 Sennheiser IE 600 的試聽樣版,作為新年家課。而當時 IE 900 正值缺貨(聽聞現時仍然供貨不足),看到 IE 600 形狀與它非常一致,外殼又是金屬製造(當時所有資料欠奉,既不知道其金屬材質為何,連單元、外殼結構、產地都不明),自然會將兩者作出比較。
新結構,新材質
IE 600 的造型沿用 IE 900,更準確地形容,其實是 IE 300。誠然,Sennheiser 好一段時期的入耳式耳機,無論在於佩戴牢固程度、隔音能力以及舒適度,都不太出色。不過,這種情況在 IE 80 S 身上有所改善,但真正轉捩點應為 IE 40 PRO。
後來的 IE 400 PRO、IE 500 PRO 都沿用 IE 40 PRO 的外形。去到 IE 300 就作出了「收身」,由渾圓小胖子清減至更加俐落,這個造型同樣用在 IE 900 與 IE 600 身上。
IE 900 作為 Sennheiser 現役入耳式耳機旗艦型號,於德國製造;IE 600 在愛爾蘭廠房生產。順帶一提,他們在美國新墨西哥亦有一所廠房,主力生活錄音與鑑聽產品。
IE 900 外殼由鋁錠以 CNC銑製刨出所需形狀,內部為三腔室結構,採用 7mm XWB (Extra Wide Band) 動圈單元;來到 IE 600,改為用非晶質鋯金屬,既堅硬又耐磨,裏面是雙腔室結構,作為 7mm TrueResponse 動圈單元的工作平台。
至於換線介面方面,依然是 Fidelity+MMCX,一種將 MMCX 插座安裝在一個凹位內的設計,以增連接牢固度,亦能夠令插座更加耐用。現時 Brise Audio 等品牌有推出相應的耳機線,換線選擇不算太少。
正路,非常正路
開聲後,對 IE 600 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正路。雖然兩極延伸不錯,不過沒有被強調,反而聽起來全頻都有厚度,質感不錯,不是走清麗、明亮路線(相對 IE 900,還有不少金屬外殼耳機來說,IE 600 並不算光輝明亮),取中庸、平衡之道。
聲音取向有點像 Sennheiser 近年多款採用塑料外殼的耳機,只是 IE 600 明顯擁有更高分析力,以及更高密度,瞬變,還有不同樂器音色的表達能力,都明顯更強、更中性、更多變化,光譜更加寬闊。
明辨是非
IE 600 不但能夠讓你聽得更清楚金屬與木製樂器之間的質感分別,就算是單簧管、中音單簧管,以及英國管之間的分別,都比不少同級耳機來得更明顯而像真。
單動圈的全頻連貫程度與飽滿度依然討好,當然,IE 600 並非肥厚類型,不過高密度而扎實的聲底,令它重播所有聲音,包括樂器主體以及細節,都十分實在,不會虛浮或尖銳。超低音的量感與層次,是優質動圈才可能擁有,IE 600 當然做得到,既潛得夠低,量感亦充足,墊到底之外,也聽得到有大量變化,一點也不糊,更不會干擾到其他頻段。
光與暗的跨距夠大之餘,又不會一味偏向兩極,所以光彩與層次表達十分出色。
端正而不木納
三頻平均地厚,不嚴苛,也不嚴肅,聲音有活力,端正、可靠但不會木納,在同價位之中,IE 600 是出色的參考指標,尤其是用來試聽其他 DAP,是一款值得信賴的參考耳機。
人聲沒有走前,也沒有特別打磨、加厚或添加潤澤、甜美等等,很自然直率,未有強化不動聽的毛刺,一切都很直接,聽不到明顯加料。
IE 600 開揚,一點也不侷促,各種樂器雖然高密度,但並不肥大,聽起來豪不擁擠,亦不會混亂,這種自然地開揚,也是它可稱為端正的理由之一。
嚴格來說不算十分易推,它對 DAP 的要求門檻不高,不難推出合格音質,不過距離最佳表現還有好大段距離。以 Sony 黑磚作為指標,當然高於「合格」有餘,只是就算是平衡輸出,似乎仍未到「頂」,值得為它加一台便攜耳擴玩一玩。
查詢:Sennheiser Hong Kong
建議零售價:HK$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