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se Audio – 一個熱誠與執着的故事

音響市場,泛指 Hi-Fi 與 Head-Fi,無論以哪個標準來說,都是一個小眾市場。然而,這裏的消費者之所以被稱為發燒友,在於他們對產品質素(尤其是聲音表現)有熱切追求,更十分嚴苛。故此各品牌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心機進行產品研發。

另一方面,因為消費者數量有限,絕大部分情況下,產品都達不到「大量生產」,即是未能以規模經濟去降低生產成本。

渡邊慶一先生(右)與岡田直樹先生

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得到發燒友認同的品牌,就不止有實力那麼簡單了。不是單純有熱誠與執着就可以做得到,但沒有這兩項元素,卻連第一步都踏不出去。

這麼一個小眾、但要求極高的市場,發燒友對於產品質素的追求近乎苛刻,除了聲音表現之外,還希望有獨家技術、獨特物料、獨到工藝等額外賣點。然而因為銷售不高,要同時滿足發燒友多種需要,如何折衷取捨、控制成本,單純懷着一腔熱誠,其實並不足夠,但沒有熱誠的話,也許在起步時已經放棄。

日本 Brise Audio 兩位創辦人渡邊慶一先生與岡田直樹先生就是好例子,熱誠、品味、技術實力、工藝,以至獨家材質,都一一齊備,更有明顯的聲音品味,最近的純銀導體系列 SHIROGANE,就充分說明他們以物料去創造 Brise Audio 的聲底,而非被物料牽着走。以下就為大家介紹 Brise Audio 的故事。

當發燒友遇上狂熱愛好者

Brise Audio 的故事,要從上個世紀開始說起。渡邊慶一(Keiichi Watanabe)先生從學生時期,已經每天與管樂團以及廣播設備為伍,直接間接確定了他的未來。

進入職場之後,渡邊先生依然沒有忘記這分興趣,並且在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研究錄音工作,而對象則是電台和職業學院。一如大部分錄音工作者,都會自行製作線材,渡邊先生亦沒有例外,就因為這段經歷,令他體會到線材的影響力。但是這段經歷只促使了渡邊先生將製作線材當成愛好,雖然少量對外銷售,卻仍未成為他的主業。直至他遇上了岡田直樹先生。

岡田先生是音響發燒友,他對 Hi Fi 的熱愛始於大約二十五年前。Hi Fi 發燒友不可能不玩線,而岡田先生更是為之着迷。從幾千美元玩到數萬,依然樂此不疲。

然而,聽慣貴價線材的岡田先生,於大約十五年前接觸到渡邊先生的線材之後,卻開始愈玩愈多,每個環節都用上渡邊先生的線材並非止步點,因為岡田先生決定更進一步,和渡邊先生合作成立線材品牌,這就是 Brise Audio。

與國立機構合作

一如之前提及,發燒友市場十分嚴苛,對聲音質素有嚴格要求之餘,更要有其他獨特賣點,尤其是獨家技術、特殊物料等等,而品牌本身亦需要這些元素去建立鮮明形象。

渡邊先生與岡田先生當然明白當中道理,因此他們向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IST)尋求合作,取得了一種具有極高電磁屏蔽能力的新型物料,這就是現時廣為發燒友熟悉的納米碳管 CNT(Carbon Nano Tube)。

Brise Audio 兩位主事者看中了納米碳管的屏蔽能力之餘,亦因為它被製成薄膜狀,因此非常適合用於音響、耳機線材。

根據品牌提供的資料,最新一代納米碳管的強度為鋼的 20 倍、導熱率是銅的 10 倍。

物料只是工具

物料與聲音總是互為表裏,有品牌被物料主導聲音取向,亦有品牌利用各種材料去創造設計師想要的聲底。Brise Audio 明顯就是後者,故此,他們用上大量時間研究如何運用包括納米碳管在內等材料,去得到他們想要的成果。

Brise Audio 表示,他們考慮因素包括如何處理電磁、靜電等電氣干擾;震動;耐用程度;應用方便性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考慮:聲音表現。

他們亦注意到家用音響與流動耳機系統,在器材和應用方式有明顯分別,故此在產品研發上有針對研究,當中包括線材結構方面。耳機線材,尤其是入耳式耳機所用的線材,輕巧、柔軟度和抗拉扯能力等等,和家用情況有明顯分別,如何令兩種類型線材,都擁有 Brise Audio 招牌聲底以及質素要求呢?就是重要課題。

聲音哲學

Brise Audio 雖然手握納米碳管,還有碳基 BS Sheet 屏蔽物料等新型材質,不過他們並沒有被材料主導聲底,反而努力調校出屬於 Brise Audio 的聲音取向。所以,他們除了研究如何運用、哪一種線材結構可以發揮物料性能之外,更重要還是達到他們想要的聲底。

Brise Audio 的聲底,和不少日系品牌有明顯分別。以往不少日本品牌給予發燒友的印象,就是光鮮、細緻、線條明確、結像較細小,甚至有種潔癖感。然而,Brise Audio 則寬鬆大氣得多,能量強、動態大,不會有明顯壓抑,但同時又有豐富層次、控制力和細緻度,強弱、大小對比明顯,收、放比例接近,不會側重於其中一邊。

音色方面,則是中性微暖,頻寬很闊、動態大,同時又保持高身等腰三角形般的三頻比例。Brise Audio 亦特別提到,不希望線材成為器材的限制器,反過來是希望他們的線材可以解放器材真正實力,因而特別重視聲音能量、訊息量、頻寬等領域,盡可以減少訊號流失。

同時又提到,Brise Audio 線材會為音樂提供適當的「潤飾」,以提升聽覺享受,令音樂會變得更具吸引力。微暖音色、細緻提升、動態對比大而仔細等等,或許就是他們想要的,這些特點可以在 Brise Audio 全部線材所聽得到。

精確調聲,嚴謹工藝

對於聲底的執着,令 Brise Audio 好一段時間,都只會使用一種日本本土生產的高純度銅導體。情況到去年(2023 年)才出現變化,因為他們找到了一種純銀導體,既可以令 Brise Audio 維持招牌聲底,而聲音質素提升幅度,又對得起成本上升,令 SHIROGANE 系列耳機線材順利面世,以滿足對音質有更高要求的發燒友。

無論哪個產品系列,Brise Audio 都一直堅持日本製造,而且工藝水平在市場上素有口碑,不但結構牢固、耐用,而且不會過於堅硬。尤其在 ASUHA-LE 面世之後,Brise Audio 的新款耳機線都變得更為柔軟,提高舒適度,又大幅降低聽聆效應。旗艦系列更附有線身保養液,以維持線材柔軟度和外觀。

除了身料、結構、工藝和聲音之外,他們亦沒有忽略插頭部分。Brise Audio 的插頭都是特別訂製,從內部結構、用料,以至外殼部分,都由協力廠定因應他們的要求而生產,以符合 Brise Audio 對聲音質素和外觀要求。

不負日本製造之名

岡田先生是發燒友出身,在公在私,都有大量 Hi Fi 和流動音響產品,亦成為了產品研發時的參考器材。少量接單生產的 TSURANAGI 便攜耳擴,是 Brise Audio 其中一款參考品材。

當然,他們擁有獨立試音室,部分參考器材包括 Aurender W20SE 網路串流伺服器、sfz DSP-Vela 串流解碼器、Esoteric Grandioso D1 解碼器、RME Fireface UCX II 專業 40 聲道  USB 音頻介面、B&W 801 D4 座地揚聲器等等。

從這些器材可以猜想,Brise Audio 以 Hi Fi 系統作為調聲標準,因此聲底注重能量、訊息量、動態、寬鬆感、空間表現以及細緻的控制力,表達方式自然而從容,而非強調銳利與緊緻線條。

要維持產品質素,以及商品化需要,盡可能將聽感量化,是指定動作。尋找聽感與數據之間的關係,亦有助於調整、改善聲音表現。這一方面,渡邊先生就是專家。

要做到如此效果,準確的測量設計必不可少。Brise Audio 提供的測量器材資料,就包括 Audio Precision APx555B 5、Rohde&Schwarz FPC1500、Rohde&Schwarz HZ-15、HIOKI IM3570、Keysight 34465A、Rigol MSO5074A、45CA Headphone Test Fixture、43AC-S7 Hi-Res Ear Simulator Kit 等等,全都是頂級設備,總值約為 52,000 美元。

從這些音響器材以及測量設備,可以看到 Brise Audio 兩位主腦除了嚴謹、對聽感和數據的重視程度之餘,也是百分百的器材愛好者。 對聲音取向、音質和產品製造品質有嚴格要求,亦有技術底子以及獨特物料,更是真正的音響玩家、器材發燒友,自然明白音響、耳機發燒友的需要,讓 Brise Audio 的產品貼近市場需要,同時又有明顯定位和聲音取向,為品牌帶來了鮮明形象。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