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汽車音響行業至今 38 個年頭。其實什麼音響都玩。從家用音響,家庭影院,專業錄音監聽音箱,藍牙音箱到小耳塞,大耳機等都玩。雖然音響的種類不一樣,器材各異但是玩的心態及目的是一樣的。音響系統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音樂去陶冶心情,放鬆身心,享受音樂帶給人生的快樂。
近幾年因工作需要,全世界奔跑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太空人。家裡音響房內的等等器材早己成了名實相副的簽名版產品 = 器材上面所堆積的塵埃,厚到你可以在上面簽名!反而現在玩得較多的還是耳機與解碼耳放。
昔日 IASCA 戰友 Chris Low 聯繫了我問:你已經有 HD 820,可有興趣聽一下全球僅限量發售 750 套的 HD 800 S 75th 周年紀念版?
何樂而不為呢?反正現在新加坡全國還在管控冠病疫情的第二階段,未完全開放。許多聚會與社交活動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每天都困在家便欣然的答應了。
IASCA 為何物?
先說一下什麼是 IASCA,IASCA 是 International Auto Sound Challenge Association 的縮寫。中文名為艾斯卡國際汽車音響競賽協會。是全球最先成立及最具權威的國際汽車音響競賽組織。其影響力給汽車電子影音行業帶來了國際性的規則標準。創建了世界音響界內馳名的「權威的汽車音響競賽規則標準」。
The Standard By Which Great Mobile Electronics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IASCA 碟內所篩選的錄音及一些專業評測曲目都是調校錄音室及音響試音間的不二法寶。許多我所認識的頂尖調音師,都會以此碟片去評測家用系統,音響設備及錄音室的音質表現之後才能初步的瞭解並分析出整套音響設備,搭配與空間之間的問題或缺陷。
許多揚聲器及功放廠家也以碟片內的錄音及專業測試曲目作為測試器材達標與否的標準指標。
評測準則
此次的 HD 800 S 75周年紀念版我也將以IASCA SQC 測試碟作為評估標準。我將深入淺出的為大家分享如何利用 IASCA 的測試諜與評分標準去評測一套無論是汽車音響,家用音響還是耳機系統。舉凡任何音響系統,都可以 IASCA 標準測試碟去測試。
參加 IASCA 音質栽判培訓課程的學員都會建議購買一套德國 GERMAN MAESTRO 為 IASCA 量身定制的 GMP 8.35D 監聽耳機作為培訓教材以便對焦。以下也會以 GMP8.35D 與 HD 800 S 作一個評測對比。
75 周年限量紀念版
這次收到的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編號為 013 / 750。
說到耳機,咪高峰及音訊無線傳輸系統等產品肯定少不了 Sennheiser 的份。任何搜尋引擎,百度、Google、騰訊、YouTube… 一輸入「Sennheiser」公司歷史背景,產品、參數、各類測評等等的資訊立馬出來。
從 HiFi 發燒音響到發燒耳機音響 Head Fi ,CAS – Computer As Source以及DAP – Digital Audio Player 高清數碼播放機逐漸形成一種風氣與音響文化開始,Sennheiser 耳機始終佔有一定的報導率與出席率。這裡就不多作講述。但這 75th Anniversary Limited Edition 的 HD 800 S 還得隆重的介紹。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是 Sennheiser 作為全球耳機,咪高峰以及無線傳輸系統製造商為慶祝公司成立 75 周年紀念的其中一款產品。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是由 Sennheiser 總部的工程師純手工打造。運用太空航太材料的玻璃纖維增強塑膠作為耳機的外殼,使其特別輕巧耐用。耳墊由柔軟的素色天鵝絨製成,佩戴時倍感舒適,而耳機的透聲網罩由不銹鋼網打造。耳罩支架、驅動單元裝飾環和耳罩外框則釆用獨特的磨砂金配色,對比常規版,75 周年紀念版隱隱的發出一絲淡淡的貴氣。
這一切組成了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獨特而優雅的外觀。這款耳機全球限量發行 750 只,每副的頭梁上都帶有鐳射雕刻的序號。 從包裝內的產品手冊得知:
HD 800 S 頻率回應為:4Hz – 51,000Hz (-10db);10Hz – 44,100Hz (-3db)。
這出色頻率響應範圍絕對讓 HD 800 S 成為發燒友們的首選。耳機採用 56mm 毫米換能器單元,其振膜採用 Sennheiser 專利的 DUOFOL 技術製成。
DUOFOL 震膜的高音清晰、低音更強勁。鋁質音圈與標準銅卷驅動音圈比較,輕質的鋁質音圈回應更快,聲音重播細節活潑輕盈,瞬態反應也較快。可確保準確再現音樂細節並減少共振,使總諧波失真保持在 0.02% 以下。
此外,Sennheiser 創新的吸音技術可降低所謂的「掩蔽效應」,這是指在低頻範圍出現較大的聲音時,人耳就無法感知到音量較小的高頻信號。
這項專利吸音技術可以減弱共振的能量,防止頻率回應中異常的峰值,從而確保音樂中最細微的差別也能在整個頻率範圍內聽到。 包耳式設計的耳罩也非常注重外觀細節,該設計將聲波以略微傾斜的角度傳入耳中,並由此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空間感受。
合格證書中還強調:響度擴散場的校準精度為 ±0.1db,並以此為基準測量 HD 800 S 耳機。這個過程需要幾天的時間,牽涉不少於 16 位音訊專家的參與調校,僅僅校準擴散場效果就需要 10 個多小時。可見德國產品製作的要求與嚴謹。
藏在細節中的魔鬼
而證書中那校準精度為 ±0.1db 的魔鬼指標,也印證了 Sennheiser 為何能夠一步一腳印的跨過 75 個年頭的頑強實力。
另外,Sennheiser 專業生產從咪高峰(拾音)開始至終端耳機(播音)的音訊設備。
雖說這兩種都是音訊設備,咪高峰是聲音輸入裝置,而耳機是聲音輸出設備,兩個的線路是廻然不同的。
咪高峰通過空氣讓聲音帶動鼓膜振動,由此產生動態磁場,進而產生感應電流,形成輸入音源。
而耳機是通過類比信號的電流產生電磁場,磁場動力使鼓膜振動通過空氣而形成輸出音源。
你要聲音輸出好聽,你的輸入就得清晰無干擾,無雜音。
你要聲音輸入乾淨,清晰而無雜音,你的輸出就得讓錄音師分辨什麼該收錄,什麼該過濾掉。
Sennheiser 恰恰擁有這最大優勢,掌握了這兩種設備從輸入到輸出的其中所有關鍵技術與竅法。
由 Prof Dr. Fritz Sennheiser(于 1945 年創立的 Sennheiser 為業界公認的無線電,紅外聲傳輸技術,聽診式耳機,航空通話耳機,多媒體傳播,呼叫中心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先驅。
Sennheiser 對產品設計,材料篩選,製作,測試,生產等等過程與細節抱有苛刻的品質嚴謹要求,再加上掌握了從輸入(拾音)到輸出(播音)整個產業鏈的所有重要訣竅,雙劍合璧。被世界公認為領先的專業咪高峰和耳機製造商,註定成就一番偉業。
參考器材、軟件
此次的測評器材如下:
1) 播放機:Apple MacBook Pro 作為 CAS (Computer As Source) + Amarra 4 Luxe 高清無損音樂播放軟體
2) 高清解碼耳放:Sennheiser HDV 820
3) Sennheiser HDV 820 電源線:英國 CHORD 和絃 1.5M – Shawline Power Cable
4) 數碼線:義大利 HiDiamond USB 1 – 1.5M Digital Cable
5) 耳機線用回原廠標配,經過阻抗匹配處理的低容抗無氧銅鍍銀4.4 平衡線
6) German Maestro 德國手工製作,供於 IASCA 全球栽判培訓專用的監聽式耳機。型號 GMP8.35 D
7) 音源:IASCA Sound Quality Reference CD 2016 現在介紹一下 GERMAN MAESTRO GMP8.35D 的背景:
German Maestro,德國大師品牌,以前叫做德國歌德。GMP8.35D 是德國大師專為 IASCA 及其他汽車音響競賽協會提供的監聽式耳機。其售價大約為 RMB¥1998/-。
這裡重申一下,GMP8.35D 與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兩者雖都是在德國手工製作。但價格差距太大。兩者的材質,用料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
且 GMP8.35D 為封閉式設計,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則為開放式。換能器單元尺寸與阻抗亦完全不一樣。
此評測的最大的出發點就是讓培訓栽判及初燒友們可以用最簡單的器材,無需耳放,及最直接的方式如用手機去直推。
目的是更多音響愛好者去瞭解與學習如何去正確的辨別音質及欣賞音響系統。
最後當然少不了本文的主角:Sennheiser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編號013/750。
由於收到的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是全新耳機,而本身擁有的 GMP8.35D 已經用了近 3 年。故為公平起見,先把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煲一煲。
用了以下專為煲器材而製作的兩張煲機碟:
a) USA Purist Audio Design – System Enhancer CD – 系統增強音訊 (啟動音響全套系統的錄音)
b) 由美國 Sheffield Lab – 喇叭花唱片公司專為煲機及為整套音響系統消磁而製作的煲機 + 消磁寶碟。
個人經驗在交替使用以上兩張碟時,間中我會再用中音量以一些人聲,輕音樂曲目再 “慢火” 燉熬整個系統至少 50 個小時以上。兩張碟加上音樂去老化系統至少 100 個小時。
在讓系統以信號老化恢復活力與動態時,也用音樂信號燉熬一下藉以提升音樂感。 經過近 100 小時的信號老化及音樂交替燉熬後,終於可以好好的評測一下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的表現了。
c) 《IASCA Sound Quality Reference CD》
音質評分標準分為以下 4 個環節:
i) 音調準確性 / 頻段平衡性( 1 – 20 分)
ii) 音場 ( 1 – 15 分)
iii) 音場結像與定位 ( 5 / 5 = 10 分) 4) 聲音線性 ( 1 – 10 分)
音質評分標準排在第一位的為音準 / 頻段平衡,原因很簡單:一套音響設備不管任何音響品牌,任何設計,任何價錢,都必須原汁原味的忠誠無誤地去還原錄音中的所有錄音與細節。
如果放一張周華健的 CD,你的系統在播放時你感覺是張學友在唱。那這套系統的音準問題就大了!
而頻段平衡在基本上將頻段區分為:
超低頻(1Hz 至 60Hz)
中低頻(60Hz 至 200Hz)
中頻(200Hz 至 3000Hz)
高頻(3000 HZ 至 20000Hz 或 以上)
所有的頻段都必須均衡的重播出來。所以,家用系統的設備匹配,喇叭排位元,音響聆聽空間內的吸音,擴散,駐波問題,直接音與反射音的聲學處理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而汽車音響嚴格上來說是個半成品。從主機到 DSP 處理器,功放,高低電平的輸入與輸出,前聲場喇叭,超低音,電源線的正確尺寸,保險絲的絲值等等就算匹配正確,前聲場喇叭的倒模位置,角度,所有喇叭無論是主動或被動的切頻點包括所有喇叭的相位都對的話,只能說是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音響調音師如何用頻譜分析儀幫助自己的耳朵(聽力與功力)去正確的還原錄音中的所有資訊了。
汽車音響調音師的專業發揮非常關鍵。調音師若發揮不到位就會應了以下的名言:
沒有一萬元系統調成十萬元效果的神話…
只有十萬元系統調成一萬元效果的笑話!
這也是為何 IASCA 協會要求栽判利用耳機去訓練及提升聽力與功力。栽判必須利用耳機去訓練自己的聽力以分辦出什麼是正確的音調準確性及頻段平衡性。
耳機與喇叭的差異
既使在汽車狹小的空間裡,如果所有器材匹配妥當,喇叭排位正確,加上調音師的專業調校都到位的話除了絕對能夠精准的還原錄音細節,正確的發揮出音調準確性,頻段平衡性之外,亦能呈現出聲學上的音場定位與結像的再生效果。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耳機重播音樂的效果和喇叭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 「音場」方面。
耳機雖然也能營造出「音場」的效果,但遠遠不如喇叭自然。
首先,用喇叭重播音樂時,聲音信號從喇叭發出…. 通過空氣作為傳播媒介 -> 再通過空間的直射 -> 反射 -> 繞射、洐射 -> 到達人耳…. 經過耳廓,外耳,耳道,再傳導到耳鼓膜,被大腦神經所感知。
這整個過程都會對聲音造成直接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是聲學上的 HRTF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
正是由於 HRTF 的影響,人的大腦神經方能根據聽覺判斷出聲音發出的上、下、前、後、左右位置和遠近距離。
通過耳機欣賞音樂時,聲音是被耳機的驅動單元直接 「輸入」 進入雙耳的,少了空間的重要主因素,再加上也少了人耳廓,頭蓋骨和肩部等身體部位對聲音造成的影響,HRTF 不存在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大腦神經就無法準確判斷聲音的全方位和遠近距離。
而此時就產生了所謂的「頭中效應」。
少了空間是主因,再加上耳機單元距離耳朵過於接近,聲音是直接「輸入」左右雙耳。大腦神經無法精准的判斷出聲音的定位,直接造成聽音樂時仿佛所有的樂器都是在於腦中演奏而非處於空間中的感覺。
故,用耳機欣賞音樂時,音場的感覺不自然,樂器的定位似乎是虛的,橫向感(左,右距離感)還好,但是縱向感(前,後層次感)則較差或難以判斷。 「頭中效應」現象以耳塞尤為明顯,大耳整體上稍好一點。
這是耳機的一個先天性問題。而恰恰這個問題也是耳機的一個優點。
由於聲音是直接 “ 輸入 ” 雙耳,因此可以聽到錄音中的許多微弱資訊。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的,什至非常輕鬆的聽到音樂中的許多細節包括微細節!
以 KITARO 喜多郎 的【古事記】為一個典型的例子。許多燒友在他的音響系統欣賞此歌曲時,只能在第 0:05 秒的時候聽到第一聲擊鼓聲,而不知道在擊鼓聲之前其實是有電子琴及其他樂器的開場過門。 原因是電子琴的錄音量極小,音箱通常與皇帝位都有一段距離,除非把耳朵靠近音箱,否則的話很難覺察到這個微小的錄音細節。
耳機就不一樣了,任何微弱錄音的蛛絲馬跡一套上大耳就會「放大」效果了。因此,耳機絕對是訓練聽力及提升對樂器有一定監賞能力的利器,尤其是針對音準及頻段平衡的培訓。
而接下來的音場,音場結像與定位,聲音線性,噪音測試及人體工程學等環節,用耳機去評測的意義不大。因缺少了空間作為一個重要的媒介去評測音場,音場結像與定位的話,橫向感表現還容易,縱向感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我都會把錄音中的要點,評測的關鍵都一一例出來。
建議燒友們以傳統的音箱系統與耳機對比,絕對可以領略出兩者之間的差異與奧妙。
試音前的準備功夫
在未進入正式評測之前,必須要有三個標準動作:
1) 需要確定左,右聲道的正確性 –
一套音響設備或系統如果左右聲道都搞錯了,也許還能夠原汁原味的去還原錄音裡的細節。但是錄音中所有樂器的位置,結像位置,音場定位肯定是南轅北轍,與錄音中的表現相背而行 –
故需用 Track 2 的左,右聲道去確認。
2) 需要設定評測的標準聲壓於 80 – 90db/SPL –
80db – 90db/SPL 是汽車音響及家用音響評測的一個建議音壓範圍。
但由於耳機是緊靠著耳朵,音量過大的話會對聽覺神經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故建議用耳機評測什至平時在欣賞音樂時,最好把音壓設置於 ±60db/SPL 之間。
3) Track3 相位確認 –
這首用於驗證一套音響系統潛在的相位或是極性問題。在這首前15秒聲音是正向,從 17 到 25 秒 聲音是反向。 這可讓燒友們直接分辨系統中的喇叭單元相位或正,負接駁是否有極性錯誤問題。(在前往下一首歌的時候注意要降低音量!)
整套西裝式的搭配,HDV 820 推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音量設置在十一點鐘位置。
注意:
一旦適當的音量設定好,在評分音準,音調與音像專案裡,將不再調整音量大小,將以一致性的音壓標準去評分這三個項目。
1) 音調準確性 / 頻段平衡性 / Tonal Accuracy
頻段平衡在基本上將頻段區分為:
超低頻(1Hz 至 60Hz);中低頻(60Hz 至 200Hz);中頻(200Hz 至 3000Hz);高頻(3000 HZ 至 20000Hz 或 以上)
音準評測標準:
20分~完美;16-19分~特優;12-15 分~非常好;8-11分~良好;2-7分~勉強;1分~有待改進
沒有 0 分的狀況,滿分為 20 分 (不可能會有滿分的評測,因為音響的世界裡,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更好的產品!今天你評測一套系統,這套系統讓你驚豔打了滿分20分。明天你聽了另一套系統,感覺更佳,那該如何評價?20分 + 1 分?
故,通常 16 分 至 19 分 (特優)的分數行內人都知道已經是接近 20 分,完美的分數了。滿分為 20 分,評分起點為滿分的一半既是 10 分。
任何正面的,優秀的表現以超低音為例。如:超低頻扎實,飽滿;超低頻下潛延伸度佳;低低頻控制力佳,收發自如。逐一加 1 分。
然後再注意負面的,表現較不理想的,如:超低頻能量少,或超低頻過量,轟頭,不耐聽;超低頻速度慢,拖尾…等等,逐一減 1 分。
其他頻段的評測分數的加減方法同理。
A) 超低頻(1Hz 至 60Hz)20分
以 Track 8 評超低頻及中低頻的音調準確性 / 音準平衡性表現。曲目:〈8 – Great Fantasy Album〉by Erich Kunzel and the Cincinnati Pops電影 – 【魔鬼終結者主題曲】。
這是一個非常具 “侵略性 ”的曲目,打擊樂器被刻意地從眾多樂器中凸顯出來。
注意這首開始的”鐘聲的敲擊”在 0:02 有著進攻般的音效,隨著玻璃破碎音效的進入,慢慢變弱並在 0:06 結束。
“清脆的定音鼓” 敲擊音量應該乾淨又均衡的輸出。
“銅管樂器”於 0:33 聲音應是柔和的,並以幾乎是漸降的手法處理,直至曲終。(銅管樂器包括了:法國號、雙簧管、單簧管、小號、長號、短號、低音號等)
“鈸”從 1:07 開始,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直到曲終。 此曲目於 1.47 至 1.57 秒的時間在 40Hz – 60Hz 頻率含有更多的低頻延伸能量,在整體的音樂聽感上它是包圍著整個音場的氛圍,這時該注意是否有感受到超低頻應該有非常好的延伸,如果超低頻太多的話定音鼓這時會產生非常嚴重的臃腫感與模糊感。
@1:47 – 1:57 秒內,這裡需評超低頻的表現。
GMP 8.35 D = 15 / 2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6 / 20
好的超低頻表現必須質感與量感兼顧並重。質感必須是自然,寬實,大氣,乾淨俐落,沉穩,有一定的控制力,延伸感與下潛度。量感必須要有一種拳拳到肉,力蓋山河的磅礴氣勢!有質無量,聽起來感覺搔不到癢處,High 不起來。有量無質,聽起來會混,悶,且轟頭。不耐聽。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在超低頻環節上,質感的表現較 GM8.35P 略佳。GM8.35P 因為是封閉式設計,再加上較緊的頭梁觸壓關係,乍聽之下會感覺超低頻的量感較多。但清晰度較遜點。
B) 中低頻(60Hz 至 200Hz)= 20分
@1:07 – 1:16 秒內,這裡需評中低頻的表現。
中低頻:在1:07 – 1:16秒開始,音場左右兩側的打擊樂器與定音鼓的表現是非常寬廣而有力度與氣勢的低頻動態,尤其是要注意音場最後方的定音鼓的細節是有(層次)而不(模糊)的中低音訊表現。
GMP 8.35 D:17 / 2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17 / 20
中低頻環節表現上打成平手。可以說是各有千秋。GMP8.35D 勝在中低頻飽滿,量感足,輸在音場後方的定音鼓的細節層次感。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量感上有丁點兒少,但勝在定音鼓清晰的細節層次表現。
C) 中音訊(200Hz 至 3000Hz)
以 Track 7 評中音訊的音調準確性 /音準平衡性表現。曲目:〈7. Fairway Drive〉by Julie Ragins
這 首 曲 目 的 特 色 是 從 爵士鼓 -> 電子鼓組 -> 木吉他 -> 電吉他 -> 曼陀鈴 -> 低音吉他等各種樂器。
注意主唱女聲的頻率響應,這一個主唱者你必須要去注意唇齒聲,斯聲,是否平順或是過多,(如發「S」 或 「F」 或「T」時容易突然顯出的聲響)
再來就是要去注意主唱者的轉音的細節和高亢嗓音時聲音的平衡性,主唱者在高亢的聲音表現時在 630HZ – 1kHz 時能量分佈會突顯比較多,必須要去注意整體的平衡性,還必須要參考這些音樂裡面所有的樂器包括吉他,低音 Bass 在整體聽感上是否與主唱者融入在整個音場氛圍裡面。如果在音樂整體聲音的平衡性跑掉的話,主唱女聲會顯得比較單薄而刺耳。
GMP 8.35 D = 16 / 2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8 / 20
在中頻表現環節上,兩者之間就有明顯的差距了。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在整個音場氛圍中較為清晰透明。
尤其是在 @0.52 秒時,主唱者的轉音的細節和高亢嗓音時聲音的平衡性。對比之下,GMP 8.35D 則有些許的壓迫感。
D) 高頻(3000 HZ 至 20000Hz 或 以上)
以Track 6 評高音的音調準確性 /音準平衡性表現。
曲目: 〈What Just Happened?〉By Mike Dawes
整個曲目是一把木吉他獨奏,演奏者為 Mike Dawes。他以不同的方式彈奏木吉他的每個部份。 仔細聆聽吉他上每一個聲音的位置,以及自然的吉他聲音。
注意演奏者弦上彈奏的手指,以及敲擊吉他的聲音。
Mike Dawes – http://mikedawes.co.uk/
Mike Dawes 是英國吉他手和巡演音樂家 ,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 ,最具創意的現代手指風格吉他演奏家之一 。大家也可上優酷視頻或 YouTube 搜一下 Mike Dawes 這位長髮帥氣的天才吉他手的吉他指彈特技。https://youtu.be/UuRBGpEHcnI
GMP 8.35 D = 15 /2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7 / 20
在高頻表現環節上,兩者之間也拉開了一些距離。Mike Dawes 彈指撥打吉打的微細節,速度感都很明顯的呈現出來。高音的清晰度,圓潤流暢。尤其是透明感,相比之下仿佛 GMP 8.35D 被隔了一層薄薄的過濾網,明亮度,清脆度,顆粒感及延伸度都被濾了一些。
E) 全頻段平衡表現 = 20分
什麼是全頻段平衡表現?全頻段的平衡指的是系統在整個音響頻寬之內的音調準確性。
影響「音調準確性」的所有因素也同樣的會影響全頻段的平衡。此處以系統的再生音樂的整體能力為著眼,而不要切割成數個頻段來分析。
優秀的系統無論在聽哪一首評審曲目時,都應該既輕鬆又自然。軟弱的系統則會展現出失真,不自然的色染,動態的壓縮及頻段回應上的誤差。
而這些都是聽感疲乏及聲音不自然的禍源。
全頻段的平衡: 應該注意聽些什麼?應該先聽效果的「全景」,然後以 20 分的範圍來評測。
在試聽評審曲目時,音響系統是否能營造出足以亂真的人聲及樂器幻象?
各頻段的能量分佈聽起來是否適當而自然?
尤其應注意的是系統是否能平順的整合頻段。例如,某系統的高頻部分單獨而言可能表現得相當好,但比較之下,則可能比其它頻域的能量超出或不足許多。
之前在評音調準確性時,是把音調頻段分成 4 大部分 = 超低頻,中低頻,中音訊及高音訊然後以各個音訊階段範圍內去一一評測。
全頻段平衡則是把 4 大部分總結起來評測。
重點是注意在之前己設定好的音量下,聆聽大動態及音壓較大的樂器演奏中,可否聽出小動態及音壓較小的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以評測整套系統于全頻段(20Hz – 20Khz)的整體頻率的平衡性。
這個環節也剛好可以驗證一下 Sennheiser 的【掩蔽效應】技術。
(Sennheiser 創新的吸音技術可降低所謂的【掩蔽效應】- 這是指在低頻範圍出現較大的聲音時,人耳就無法感知到音量較小的高頻信號。這項專利吸音技術可以減弱共振的能量,防止頻率回應中異常的峰值,從而確保音樂中最細微的差別也能在整個頻率範圍內聽到。)
以 Track 8 評全頻段平衡性表現。(20Hz – 20Khz)
曲目:〈8 – Great Fantasy Album〉by Erich Kunzel and the Cincinnati Pops 電影 – 【魔鬼終結者主題曲】
全頻段平衡:1.00~2.25 秒,音樂整體在 1.07 秒的開始左右兩邊的打擊樂器的聲音分佈是寬廣而有侵略性的動態氣勢,1.16 左後方的小鼓打擊聲與鈸的聲響是清晰而透明的(深度感),與左中的中提琴、與中間偏左的 1.28~1.31 秒的法國號。 @1.55秒~2.22 秒明顯的最深遠中間略偏的定音鼓位置而且會感受到鼓皮震動的聲音層次,這中間包含了可以聽到音場的右後方短號與小號的樂器聲響。
2) 音場(Sound Stage)
音場環節分為 5 個因素:
•聆聽位置 = 1 至 15分。
•音場寬度 = 1 至 15分。
•音場高度 = 1 至 15分。
•音場深度 = 1 至 15分。
•堂音表現 = 1 至 10分。
•聆聽位置 = 音場相對於聆聽者的所在位置及音場相對於聆聽者的距離。
聆聽位置 = L / P = Listening Position。
優秀的系統會展現出音場在聆聽者正前方深處的幻象。由於這種感受趨近於現場音樂的性,因此也被認定為是一種理想的特性。
•音場寬度 = 音場寬度指的是音場左右邊界之距離。以聆聽位置作為評測準則。良好的系統可以使聆聽者聽到寬闊的音場。極優秀的系統更可以使音場的感受超出聆聽空間實體的界線。(關鍵字為左,右。也就是橫向感。)
•音場高度 =音場高度指的是音場舞臺「檯面」的高度及在檯面以上的垂直延伸。此垂直延伸高度的中點應該約在地平線的水準,然後樂器 / 人聲應該適當的向上下分佈。但這種分佈不能過分 誇張或不連貫,而且應該與音場的其它尺寸形成適當比例。(關鍵字為上,下。也就是音場高度位置感。)
•音場深度 = 指的是樂器或人聲前,後距離的幻象。以聆聽位置作為評分準則。以音場的最前方至音埸的最後方空間內,人聲與各個樂器之間前後的距離感來判斷音埸的度。(關鍵字為前,後。也就是縱向感。)
注意:這裡存在著一個美麗的誤會。許多燒友在評測音場深度的時候,會把錄音中的舞臺深度當作是是音場的深度!誤以為舞臺從前方到後方有多深,音場就有多深!
這是大錯特錯的誤解。我們要評的是音場的縱深度。簡單的說,就是評舞臺最前方歌手或樂器與舞臺最後方的樂器或伴唱歌手之間的距離。你是否可聽出他們之間的前,後距離感?這與舞臺的深度不是同一個概念。
•堂音 = 堂音是一種音響心理學的現象,可以被定義為聆聽者在音源周圍所感受到的音響空間。 在大多數的錄音中都含有堂音的訊息,可能是由錄音空間自然產生的,也可能是由錄音工程師用處理器營造的。這些訊息會和聆聽空間的音響特性及音響系統的設計產生交互作用, 於是營造出了空間的感受。簡單的說,就是聆聽者在音源周圍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音響空間。
音場的環節都以第10首曲目來做全部的評測。曲目:〈Raya Yarborough〉by Raya Yarborough
這首歌是從最左處電子吉他開始, 然後右側的電子吉他跟隨伴奏。主 唱歌手在中間, 另一把木吉他在 中間偏右一些的位置。拉丁手鼓和 棘輪來自於右中位置,低音提 琴 在主唱後面中間偏右一些,鋼琴在 低音提琴和主唱者的後面的中後位置。
* 聆聽位置:@0.11 秒與 0.32 秒兩個參考點,@0.32 秒聲音的能量聽感上比較大。以女主音發出聲音到你所坐的位置而聽到的聲音,定義為聆聽位置。
* 高度:這一首曲目所有的樂器的高度表現都應該是要呈現在聆聽者視線高度的位置為佳。明顯的從左邊的樂器開始到中間。右邊的樂器包括低音提琴與人聲主唱。注意低音提琴的聲音,這個部分會與超低音銜接。
* 寬度:0:02 秒左邊的樂器與 1:05~1:09 秒的最右邊略偏後的電吉他。
* 深度:1:15~1:30 秒鋼琴在舞臺最遠的位置,和音場中間略偏右的低音提琴與主唱和左邊的沙鈴還有右中的拉丁手鼓,注意聆聽這幾個樂器的位置分佈 ( 音場深度的判定,注意最前源的主唱聲音能量最大的位置和最後方的鋼琴能量最小位置聲音,來判定深度距離。)
* 堂音:1:15~1:30 秒注意左邊的吉他與吉他後方的沙鈴、音場最遠方的鋼琴的聲音與在音場右中的拉丁手鼓、這幾個樂器的相對距離與位置辨識度是非常高的、注意1.26秒鋼琴聲音是非常寬廣的往整個聆聽空間延伸。
• 聆聽位置 = 1 至 15分:
GMP 8.35 D = 7 / 15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8 / 15
• 音場寬度 = 1 至 15分:
GMP 8.35 D = 13 / 15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4 / 15
• 音場高度 = 1 至 15分:
GMP 8.35 D = 15 / 15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5 / 15
• 音場深度 = 1 至 15分:
GMP 8.35 D = 8 / 15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10 / 15
• 堂音表現 = 1 至 10分:
GMP 8.35 D = 6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8 / 10
如我上面所提因為【頭中效應】的聲學原理,用耳機去評測以上的環節意義不大。
但除了音場高度,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與 GMP8.35D 兩者不相伯仲之外在聆聽位置,音場寬度(橫向感),音場深度(縱向感)及堂音表現上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由於是開放式設計的天然優勢都佔了 GMP8.35D 的上風。
3) 音場結像與定位(5 / 5 = 10 分 Imaging)
音場結像與定位 – 指的是系統將樂器或人聲再生於其音場中之正確位置(定位)及比例(凝聚力)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何在評測之前我們需要確認左,右聲道的正確。
而各人聲及樂器正確位置的標準則是由錄音時的位置安排所決定。評審的基礎是系統由左而右將人聲及樂器精確且均勻地分佈的能力。
評測時應注意與音場比例得當之音像(結像)其位置的正確性,連貫性及聚焦的好壞,並適當給分。尤其應注意的是樂器或人聲的整體是否聚焦緊密,比例正確並且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例如鋼琴的音像相對地比薩克斯風大很多)。如果音像的尺寸過於寬廣,在音調變化時會產生飄移,或會分裂為兩個或多個音像。同時音像的高度也應該穩定。
首先把音場區分為 5 個位置 =左 / 左中 / 中 / 右中 / 右
優秀的系統在這些頻率範圍內,除了能夠精確地重現出這 5 個音場位置 – Placement 外,還會呈現出精准的聚焦度 – Focus。
針對音場結像與定位進行評測時所依據的評分標準是釆用音像正確的結像(聚焦度 – Focus)= 5 分,及定位 (位置 – Placement )= 5 分。
兩項加起來的總分為 10 分。
進行評測時所依據的評測標準(無 0 分制) 為:
音像正確的定位(聚焦)及定義(定位) = 5 分。
音像正確的定位但不完美(優秀) = 4 分。
音像定位有些偏移及有些失焦(良好) = 3 分。
音像定位嚴重偏移及嚴重失焦(一般) = 2 分。
音像非常嚴重的偏移及非常嚴重的失焦 (差) = 1 分。
以 Track 18 作為音場結像與定位的測試。
這首合成的曲子有 6 種樂器的演奏,包含:
1。Bass Guitar – 低音吉他,
2。Claves – 梆子,
3。Chimes – 風鈴,
4。Tambourine – 鈴鼓,
5。Tubular bells – 管鐘。
• 左音場結像與定位 =
GMP 8.35 D = P = 5 + F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P = 5 + F = 5 = 10
•左 / 中音場結像與定位 =
GMP 8.35 D = P = 5 + F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P = 5 + F = 5 = 10
•中音場結像與定位 =
GMP 8.35D = P = 5 + F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P = 5 + F = 5 = 10
•右 / 中音場結像與定位 =
GMP 8.35 D = P = 5 + F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P = 5 + F = 5 = 10
•右音場結像與定位 =
GMP 8.35 D = P = 5 + F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P = 5 + F = 5 = 10
這個項目,基本上如果左,右聲道沒搞錯,耳機線沒有出現問題再加上耳機內的音訊換能器的左右阻抗都在額定等值率內的話,絕對可以精准的分辨出這 5 個音場的結像與定位。
4) 聲音線性(1 – 10 分)
聲音線性 = Sound Linearity 是評估系統在不同的音量下,保持各頻段相互平衡且動態變化精確再生的能力。
需根據第 20 首曲目的指示去調整音量。然後不應該再做任何音量上的調整。在前 20 秒中, 每首音樂都是在下面列出的分貝範圍內播放。在任何一段的 20 秒中所播放的音樂都是完全一樣的。因此可以據此直接比較各頻段間的平衡及動態的再生。聆聽時,則應從音域平衡及動態再生兩個角度來衡量系統的好壞。
該聽些什麼:
在低音壓時(第 21 首),應特別注意的是在音壓升高時高,中,低頻段的變化。這些變化聽 起來有時會比較好,有時卻比較差。至於在動態方面應注意的是在音壓上升時動態的衝擊是否增加且進 步,在低音壓時是否有明顯的動態壓縮? 當評測第 21 首時,要注意到的是次低音的低音擴展將會很自 然的下降。
在高音壓之下,應該留意音域平衡的平順及動態的結實度與真實感。樂器的聲音應該具有真實的暫態與沖感,而不能受失真的影響而壓縮(例如擴大機過荷或喇叭受性能限制)。低頻,中頻及高頻之間的相對音壓平衡應該自然且真實,而不應有任何一部份能量過高。若有不自然的粗糙或失真。
Track 20 聆聽音量的設定 – 這個曲目只有右聲道從 1 數到 10 的人聲。主要目的是在聽線性評分,這個音量調整方式是把音量根據你所聽到從 1 數到 10 的人聲調整到像是一般講話的音量。
『音量確認後不可再做調整』!
第 20 首曲目調整的音量是要用在 21,22 和 23 曲目上面的聆聽。假如系統的頻譜平衡在合理的範內,音量可以被正確調整。這些曲目的平均值和音壓 – SPL level 加權峰值如下:
•Track 21 線性評分
低音量 = 平均音量 74 dB / 瞬間最大音量 81 dB。
Track 22 – 線性評分
中音量 = 平均音量 86 dB / 瞬間最大音量 93 dB。
•Track 23 – 線性評分
高音量 = 平均音量 98 dB / 瞬間最大音量 105 dB。
在以第 20 首調校線性評測時, HDV 820 的音量刻度是在 01:00 鐘位置。
•Track 21 – 低音量表現
GMP 8.35 D = 6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7 / 10
•Track 22 – 中音量表現
GMP 8.35 D = 7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8 / 10
•Track 23 – 大音量表現
GMP 8.35 D = 5 / 10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 = 7 / 10
在 Sound Linearity – 聲音線性發揮這個環節簡單的說,就是以相差各為 12db/SPL 的峰值音壓去評測一套系統在低音量,中音量及大音量的細節與動態表現。
打個比方,一套系統如果在中音量時,表現如果全面的話,比如超低頻,中低頻飽滿又厚實,力度拳拳到肉,質與量並兼恰恰好,中音密度好,齒音不多亦不少恰到好處,層次感分明,溫潤,厚實。高音顆粒感圓潤,細節豐富且細膩流暢。亮麗度恰好,少一分嫌暗,多一分則刺耳。
中音量在這近乎完美表現的前堤下,在大音量時可能就會產生另外一種表現。
之前超低,中低頻那恰到好處的表現在大音量時,就會感覺過量而且失真了!中音可能惱人的齒音多了,而高音亦可能過度刺激了!
也就是說在這前題下,大音量的表現不如中音量。同理在小音量時的細節呈現與動態也可能稍為比中音量遜色。
但是對比小音量與大音量的聲音線性表現時,會感覺小音量至少比大音量較易入耳。
另外一個現象是,如果系統在小音量時聲音線性的表現有如上面所提到的中音量那近乎完美的話,那在中音量下的聲音表現就會類似上面所提到的大音量時的情況。而在大音量下,系統聲音線性的表現肯定極度失真。不堪入耳!在這情況下,中音量下的聲音線性表現雖然有點失真,但整體的接受度會比大音量好。
這聲音線性的評測極度考驗整套系統的搭配與契合度。前級與功放之間增益輸出與輸入的校對,功放輸出功率與喇叭零敏度之間的關係等等關鍵。
如果器材搭配門不當,戶不對,在這環節中就出現以上所描述的問題。
在這聲音線性動態環節上,不得不提這 HDV 820 配上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一套西裝搭配的優勢。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在中音量環節上的表現出類拔萃。在小音量與大音量環節上的線性發揮不錯,全頻段順滑度的表現亦不俗。
當然,原廠標配,經過阻抗匹配處理的低容抗無氧銅鍍銀4.4 平衡線也得記上一功。
而 GMP8.35D 其 35 Ohm 的低阻抗及非平衡設計在這就吃了一紀悶虧。
另外,在第 26 首的 0 Bits 錄音中,既使把 HDV 820 的音量調到盡也完全沒有任何的噪音及雜音!一整套西裝式的搭配,優勢盡顯。
全球限量發售 750 台的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版,大中華區只配到 225 台。其實已經佔據了近全球的 1/3 的總銷量!
據 Sennheiser 大中華區官方人員透露,225 台的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已經被大中華區的耳機發燒壕友們定得七七八八了。幸虧還有常規版的 HD 800 S 正常銷售。也算是福音吧。
雖然封閉式設計的 HD 820 與 開放式設計的 HD 800 S 各有千秋。但長時間用耳機享受音樂,HD 800 S 較輕的重量肯定佔了優勢。
在與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相處的兩個月裡,我發覺我少了用耳機去評測錄音的職業病。一戴上她,我只想放鬆的去享受音樂。
這是我的 HD 820 未曾給過我的感覺。
主觀感覺上,HD 820 有著一種硬性子。就是那種遇強則越強的特性,深不可測!當你用質素更強的耳放去推她時,方可探出她深藏著的魅力。
而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則不這麼挑剔。解碼強推力足的耳放就可觸動它的 G 點讓它無羈地釋放出她的音樂激情!
誠如我文中所言,用 GMP8.38D 對比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並不是想越級挑戰。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也不合現實與邏輯。一分錢一分貨的真理在音響產品中亦然。
目的是希望讓栽判及燒友們在考慮升級耳機時多了一個選擇。
有許多新栽判什至資深栽判聯繫了我,有的申訴 GM GMP8.35D 配戴不舒服,夾頭,耳悶,耳出汗….
尤其是長時間在嘗試提升耳力聆聽 IASCA CD 或想享受音樂時,GMP8.35D 那 5.5N 的觸壓 – Contact Pressure 的確是針對人體器官的極限挑戰!而且它那尷尬的耳罩口設計不像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那樣把雙耳都罩在裡面。而是壓住耳朵直接讓你兩耳桑拿!
有些資深栽判則疑惑的問我:為何現在聽 GM GMP8.35D 時沒有了當初那感受到天籟之音的驚豔感覺? 一切似乎都平淡無味,或味同嚼蠟,毫無激情?
相信我。你的聽力沒問題!GM GMP8.35D 也沒問題…問題是,你的聽力,功力進步了,提升了。也是時候提升器材了!HD 800 S 肯定會讓你耳朵懷孕,再次驚豔!
只不過,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或 常規版的 HD 800 S 建議考慮配上一台質素好的耳放。否則,驚豔不了!
直接由 DAP 推動
許多栽判及燒友們也諮詢我,有意升級質素與檔次更高的大耳機,但不想只能局限在家裡或辦公室內用桌上耳放機享受音樂。希望能夠有更大的活動空間用 DAP 便攜高清播放機去推大耳,但礙於大耳較多都是大阻抗設計而擔心推不出效果!
剛好最近 Astell & Kern 剛推出了全新的 KANN Alpha DAP 便攜高清播放機。 值得一提的是 KANN Alpha 是 Astell & Kern – 艾利和第一款首次採用 4.4mm 平衡輸出方案的一款播放機。配置方面採用 ESS ES9068AS x 2 (雙 DAC),支援藍牙 5.0,擁有與KANN CUBE 相同強大的 12 Vrms 輸出,最亮眼的莫過於先前提到的採用 AK 史無前例的 4.4mm 平衡輸出耳機口,如此一來 KANN Alpha DAP 就擁有了2.5mm ,3.5mm 及 4.4mm 三個輸出口作為相容性的功能。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在 KANN Alpha DAP 用原廠低容抗無氧銅鍍銀4.4 平衡線設于 High Gain 高增益的推動下,去發揮阻抗300 Ohm 的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絕對遊刃有餘!
感覺 HD 800 S 75 周年紀念版似乎就像是我鍾情的 IE 800 S 的放大版。但表現全面勝出!並不是說 IE 800 S 不行,只是物理條件使然。
音響界不是有句老話嗎:音箱是現場的妥協…大耳是音箱的妥協…耳塞是大耳的妥協…
我常說的一句話:聽不出器材分別的人,很幸福。因為你聽不出 5 千元系統與 5萬元系統的差異。別人需要花費 5萬元去滿足聽覺上的快感與滿足,而你…只需 5千元就可以 High 了。
但是,聽得出分別,而又能夠擁有的…那是幸福中的幸福!
在所有藝術中,音樂與靈魂最近。她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觸動你的靈魂。綻放出你心靈深處最燦爛的火花!
音樂對於人類的魅力…是千人千面的微妙共鳴…時間流轉…你一定也會在聽到某一首歌時…驚覺…它懂我!
曾經有個音響喇叭設計師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我設計的產品,從來都不希望它發出聲音,而是要它們釋放出音樂…HD 800 S 做到了…
祝願各位音樂愛好者,音響發燒友能夠好好利用 IASCA 測試碟,覓到自己心儀的音響器材。
在此,送上阿蟲的一句名言:識韻律之妙,方知處世做人之道。望共勉之。
(本文作者 Samuel Tan,從事音響行業 38 年,也是 IASCA 國際汽車音響競賽協會的國際栽判培訓導師兼亞洲區主席。專注於音響產品研發,音質調校。現為一國際音響品牌的亞洲首席技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