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採訪黑膠唱片生產線 – 黑膠影下的香港精神

扁圓油黑膠片的回歸

黑膠唱片,對香港「四出入伍」及更資深一族,有一份沾沾自喜的回憶,對廿來三十歲的音響生力軍,卻是另類尖端玩意。雖然我們深知這片扁圓油黑的膠片足有百多年歷史,絕對談不上什麼頂尖科技,卻承傳了音樂製造業的手藝、匠心和氣質,也是它比任何音樂媒體更有魅力之所在。對熱愛 HiFi 一族來說,懂得聽黑膠的,才是有音響品味的達人,能夠買黑膠的,就是有財務自主的自由人。那麼製造黑膠的,又是怎樣的人呢?

在香港人盡皆知,投資製造黑膠是引火自焚,因為成本和收益太不平衡,高端市場的要求雖然換來高端的產品價格,但本地創作往往需求有限,即使本地音樂仍然精品甚多,保育當前,卻不是一門引人追捧的生意。但在一片霧霾之中,卻竟然有一間香港公司逆流而上,在番禺廠現有規模上再投資黑膠生產。除日本以外,成為全東南亞唯一的黑膠碟製造者;這是一種怎樣的香港精神呢?

 

▲攝於70年代旺角發記唱片,香港唱片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林耀先生一家

黑膠不死之謎

樂迷,特別是年青的樂迷,近年厭倦了虛擬的音樂載體,再次迷上一張張有質量的厚紙皮、重膠片和重播時手續繁複的實體音樂,在歐洲和美洲近三年銷路以倍數激增,增長幅度之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英國甚至超越下載音樂銷售金額的總和,令全球一直長勝的串流音樂市場不增反減,Vinyl榮昇歐美音樂業的再生父母。

黑膠唱片的復活,有些人定論於人始終需要的是 Physical Entertainment(實存享樂),長久以食指下載(left button download),尾指刪除(right click delete),母指選曲(Thumb sweep)和十秒聆聽定歌曲生死的病情,為強迫慢活的黑膠唱片奠定了再生的基礎。

 

▲日本以外,現時全亞洲就只有番禺永通,擁有黑膠唱片生產線

 

獨立音樂 INDIE(Independent Music)長久以來都是黑膠的捧場客,與生俱來就好像是沒有黑膠哪有我的生命體,在黑膠製造業瀕臨絕種的多年來,一直細水流長地養育着一群資深的巧匠,默默留存著製造這種歷史遺跡的工業,在他們心目中,黑膠就是樂器、是態度、是潮流,和好音樂是劃上等號的。許多有創意和俱藝術設計的包裝,並音樂前衛和挑戰時代的唱片,均是非常稀有,甚有收藏價值。最諷刺的是當黑膠唱片業再度飛騰,各大唱片公司忽然清醒,對黑膠的需求幾十倍 ,在人才短缺、廠房空虛和利潤先行的大氣候底下,獨立音樂反而首先被擱置在生產線的一旁,成了市場的犧牲者。量少而質高從不是愛好高產能的投機者的朋友,只有極少數飲水思源的廠家仍然以獨立音樂製作先行。

集體回憶亦是其中一個令黑膠再度主流化的原因,六七十年代是黑膠業的全盛時期,無論古典音樂和流行世界都是以黑膠唱片發表,自從八十年代被光碟無情取締,曾經與它分手的一代現已進入半退休生涯,有閒錢,有閒情,自然成了黑膠的再生擁躉,慣性收視成為了增長的一大助力。再加上音樂製造業近年大不景氣,音樂生物鏈絕地反擊,以黑膠唱片製造 Sound Bite(綽頭),成功地捕捉了時代的脈搏,為音樂的銷售帶來了一口仙氣。

 

▲永通音像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英明

一股守業者的執著

八十年代是香港印碟業的鼎盛年華,普通歌手的唱片隨隨便便都賣過十萬張,年產數百萬張計;最後一間黑膠廠房卻在 89 年因銷情滑落而「被告別」,香港唱片公司們頭也不回便摒棄糟糠,全速擁抱 CD 帶來的的數碼年代,可是光速的科技並沒有為唱片帶來極速的銷路,隨着大圍和本地的因素,香港音樂業進入了顛簸的泥路,走來不易。九十年代尾,香港印碟的工業卻在翻版的天空下,成為了火紅的搖錢樹,全盛時期香港有四十幾間生產正裝與雜牌的工場,日以繼夜的延續着 DVD、CD 和 VCD 大賣的神話。當時內地的製造業方興未艾,大陸人就拿着一疊一疊的正版光碟到香港翻版,在一些陶醉於侵權獲利的商人中,大量荼毒全球的消費者,創造了一代孽緣。可以說光碟的出現殺害了音樂工業,同時亦暴露了人性的矛盾。可是一邪還有一邪高,當串流的世界興起,APPS 和便攜裝置成為主流,翻版工業迅速淹沒,工廠倒閉的速度比當年出現還要快,可是有一間香港的光碟製造商,本着人棄我取的態度,在百業蕭條的環境下繼續徐徐前進。

「二千年左右,香港許多廠商見勢色不對,便以生意額和即時回報率作準,投機到其他行業去,我卻深信不熟不做,轉危為機。眼見許多同業放棄了自己的本業,工廠接連倒閉,在其他發展項目上短暫獲利的,最後仍是站不住腳;我就不信命運,放眼在出版、娛樂、企業推廣及 IT 光碟製作上,繼續提昇認證和品質,相信守業的重要性。」PrimeDisc 首榮光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英明說來輕描淡寫,卻更顯出他的AQ(逆境商數)才是他的秘密武器,在短視的港人鏡片下,未必能看透他的智慧。熟讀市場策略的陳總續說:「小強(曱甴)勁過恐龍,不要單單依賴大客,要爭取更大的 Market Segment。」在金融海嘯時,再大的公司只要是客戶稍為單一,就經不起考驗;惟有那些擁有靈活和彈性,分散客源的企業才能跑到終點。這豈不也是香港人變陣快速而不失專注的專業精神嗎?

 

▲廠長李志剛拿著母盤

心酸的情歌

「兩年多前兒子回家拿著幾片黑膠對我說我太 OUT,連黑膠翻生我也不知道。」這位日產五十萬隻各式 CD 和藍光的高端技術老闆回想高談古董唱片最 IN 的兒子,我倒想看看他當時是怎麼樣的面口。卻就是這番對話吸引了陳總深入研究自家出品黑膠唱片的可能性。在歐洲和美國出訪多次,曾經被一間外國黑膠廠的老闆揶揄,說香港製造的 LP 是垃圾,音質和品質低劣,污染音樂,根本不想和中國人合作。陳總說:「我雖然“Chok住條氣”,卻知道翻版工業和音質平平的產品確實曾經是香港的一段歷史,但總不能被自己的過去扳倒,更不能因膚色被外國人看扁。」原

來陳英明的父母也是音樂世家,只是在七十年代人人相信拿鐵筆好過拿鋼筆,對音樂天生一份衷情的他才會與音樂無疾而終。最終他和廠長李志剛眾裡尋他,在荷蘭找到了一台仍在運作中的壓碟機,拜會了一趟便火速落訂,決心投放生產,一雪前恥。三個月過去,卻發現對方消聲匿跡,聘用私家偵探明查暗訪才知道,他拿了十幾間廠商的訂金,早已潛途菲律賓風流快活⋯(下刪三千)。每個成功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勵志故事,“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似乎不是梅麗史翠普的專利。意興闌珊,本來打定輸數的陳總卻想不到,他的廠長比他更有狠勁;因李先生是一名機械工程師,看過壓碟機而深信沒有理由不能自制一台如此低科技的東西。就是這一份輸得起、打不死的香港精神,跑上了研發之路。

 

▲一眾金屬母盤

黑膠製作的神秘面紗

廠長李志剛面對十台光學機器有如家常便飯,卻在開發黑膠機這台歷史文物中,受了不少挫折。「足足半年,我們才完成了第一部壓碟機的原形,初時我以為它不外乎是一部壓膠、加熱、冷卻和剪剪貼貼的低科技機器而已,卻弄得我失眠了不知多少個晚上。」我想他說的沒有錯,畢竟人家是累積了幾十年的經驗才能弄得出精巧原音的唱片和生產鏈呢。「其實我的壓力不少,因為當我們“放風”正在研發黑膠唱片,日本和中國內地的訂單已經源源不絕,」果然是破釜沉舟,「當我們終於生產出第一張能夠成功播放“一些音樂”的唱片,全廠的同事都興奮異常,雖然它的外貌有點焦,黑中有點灰,形狀有點廋,聲音有點沙⋯。」他說起來有些忘形,相信它必定是他們見過最漂亮的親生兒。執行董事姚家紅也興奮地搭訕:「日本客戶要求十分嚴格,他們有自家的工具來量度唱片的水平度,對音質的要求更不用說了。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面談才慢慢學懂他們的術語,但大多數要求都不是可以用數據和科學去理解的。」這位年輕有幹勁的女董事,其實也是他們的致勝之道。首榮公司當年就是借助與她公司聯合,以廣州永通音像製作有限公司的名義和市場認受,打開了內地的市場。具前瞻性的市場策略,奠定了他們在國內的可能性,亦同時利用了港人特殊中性的身分,補充外國公司對在內地生產的信任。

▲永通音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李先生描述他們怎樣克服唱片彎曲不平的時候,說:「黑膠世界存在許多秘技,我也是借助網上許多同業的論壇,交流心得才有所突破。畢竟外國人胸襟比較廣闊。」原來關鍵在於冷卻的速度,把原先的水壓加強至 10 Bar,便解缺了唱片未能完全扁平的問題。「我們也曾經試過自家生產合成的PVC塑膠作為原料,結果溫度不當,黑煙滿天,嚇得幾乎全廠疏散。」難得他們說起來還笑得出,想當時絕對嚇人。「現在都是使用英國、泰國和比利時等等有名的供應商提供的合成 vinyl,效果比較穩定。我們也會混合少量回收的塑膠作原材料,唱片的音質反而更有提昇,但這仍在實驗階段中,需要獲得更多試驗數據後才會評估採用投產。」

 

▲黑膠原材料,每壓製一張唱片前,先由機器加熱,然後自動擠出所需分量,再進行壓碟

 

畢竟黑膠製作是手藝和經驗的結合,難得他們有不斷實驗的精神。「起初我們也承認一些唱片不盡完美,比如少量的氣泡,平直度不足,黑色反光度略欠等等,這些都和用料、加熱、冷卻和母盤製作的質量有關,幸好早期有大量的歐美廉價碟訂單,讓我們作出多方的嘗試和操練,現在基本的技術已經充分掌握了。」原來他們為了控制靜電,也嘗試過用除靜電的合成液體混合塑膠壓碟,可惜實驗失敗,最終還是發現在切邊時使用鋰子中和的方法最佳。

陳總拿起我帶來與他們分享的別家 AA 級唱片時,他第一時間便說:「他們外套的質量十分之高,內有除靜電膠膜,外有堅韌的紙質,我們也花了許多心思才能找到相類似的。」聽着他們說出種種發現,偶有撞板經歷,屢敗屢戰的實驗,巨細扉遺的專注,我才明白香港人怎樣才有成功的條件,定焦、冒險和嘗試是不二的法門。下一次當我拿起一片黑膠,我會記起曾經有人如此專注地開發一片沒有人敢開發的土地,即使我察覺偶有瑕疵,我也要記得有人苦心經營;事實上黑膠製作存在不同際遇,自然就產生出不同的配方;完美就是不美,缺乏自我進步空間的,不應是香港人所要的美。

 

▲黑膠唱片壓碟機

秩序失效 諦造生機

香港唱片公司沿用做星和壟斷式宣傳方法早已失效,換來是各家種種自由搏擊的策略,銷售總監邱莉說:「我們十分重視國內的音樂市場,每年四大音展(北京、南寧、廣州和香港)黑膠唱片的銷路都不住提升,雖然南方人比較縮骨,「慳住買」,但是從前單靠發燒唱片的市場,在國內音樂市場也在改變。我們會繼續為中國黑膠發展出力。」民族音樂、交響樂和翻唱的製作雖然仍是中國專輯的主流,但年輕人追星,網紅和熱愛參加演唱會的風氣日漸成形,加上種種以明星為骨幹的比賽節目,正在催生着一種中國化的融合音樂,只要能提供普及的唱盤和價廉物美的唱片,相信令黑膠叱咤風雲不難。原來去年北京佳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以三佰元人民幣半賣半送形式推廣黑膠唱盤,同時已配套方式推出名為「茸芭莘娜」的民族音樂唱片,旋速掃清,潛力可見。除了廣州,北京的798和東成區,上海的長寧區也漸漸成了黑膠迷尋寶之地。

 

為何香港沒有黑膠工場?

這幾年來在歐洲和美國,黑膠製造業確實蔚然成風,是音樂業界的「創新」工業。2015 之前,全球工場不到 40 間,分佈在北美十六間、歐洲十八間並澳洲、日本、南美與蘇聯各一間。(行文之際,由 Bob Marley 成立的牙買加黑膠廠 Tuff Gong 正式再度投產。)偏偏全亞洲就只得一間在日本的壓膠場地,與現實需求大相逕庭。我們訪問過許多香港唱片公司為何不把黑膠主流化,他們均表示是雞與雞蛋的問題,沒有製造黑膠唱片的工場,就不能應時滿足需求,唱片公司便要承擔高昂的時間成本和運輸費;沒有大幅提升的需求,就不能吸引投資者自建重本的生產線;沒有大量生產的途徑,同樣不能營造出一種有韌力的市場需求。

事實上這幾年看見這個機遇的商人不少,可惜製造唱片的機器日久失修,技師們轉工、退休或辭世,對於資本和決心欠缺的投資者根本無從入手。這幾年來許多博物館級的壓碟機器,曾經一文不值,現下蓬頭垢面也能賣過幾十萬元,搶手程度可見。

Lacquer Master

在製造一個用來壓碟的印台前,先要有一個由專業音響技師刻劃的母盤。用特殊車床(Cutting Lathe),放上一片大約有七微米厚漆油(醋酸纖維素 cellulose acetate lacquer)塗層的薄鋁片進行;刻劃前需要將音樂優化至最配合監製原意和黑膠的特性,技術稱為 Vinyl Mastering,刻劃完成的唱片可以直接播放,碟片稱為 Lacquer Master(塗漆母盤),由於它十分敏感,有效壽命一般只有數星期。直至現在,全球只有美國和日本有生產這一種有如指甲油的特製漆油,頗為獨門。全球現有不少 Vinyl Mastering 技師,分佈歐美俄日,有些直屬廠房,有些屬於獨立錄音室。但是由於他們專長的音樂有所不同,經驗良莠不齊,所以選擇不同的技師配合唱片公司,便成為沒有自設刻劃母盤的廠商和要求高的唱片監製們的挑戰。

黑膠製作流程

  1. 用特殊鹼水多重清洗從未播放過的塗漆母盤,並清除靜電;
  2. 將塗漆母盤表面覆蓋上鍍銀,強化表面並增強導電能力,正式變成可用的母盤;
  3. 把銀碟電鑄(Nickel Electroforming)四小時;
  4. 拆分後的倒膜鎳盤便成了「公碟」(如果壓碟量少於一千,公碟作印台足以應付,但因母盤此刻已然報消,所以一般仍會先印母碟作後備);
  5. 以「公碟」電鑄倒膜的「母碟」(一張公碟可以有效壓出十張母碟),分拆備用;
  6. 以「母碟」電鑄倒膜的「子碟」(一張母碟可以有效壓出十張子碟),分拆備用;
  7. 「子碟」在正中開洞和壓邊後,便可緊附在壓碟機的模具上,用作印製黑膠或各種色膠的印台(一張子碟平均可以壓出一千張唱碟,因此一張母盤理論上能夠壓出一萬張唱片);
  8. 把壓碟機的模具預熱,加入唱碟上下盤標,把適量預熱餅形的黑膠置放中間,以一百噸力量加壓;
  9. 蒸氣加熱至 150 – 160 度,讓黑膠塑化後完全緊貼印台,完美模造;
  10. 以高壓水冷卻至 45 – 50 度把黑膠定形;
  11. 黑膠取出後已鋰子中和同時切除多餘的膠邊;
  12. 以防靜電外套和封套包裝,再包透明膠便大功告成。
  13. 抽樣以顯微鏡細心檢查,確保印台的狀態良好;
  14. 微量的坑紋瑕疵可以用刀片更正,嚴格 QC 下,平均有四份一的唱片需要摒棄。

 

為金屬母盤進行電鍍處理

 

▲鍍銀後的金屬母盤

 

▲未鍍銀的母盤,與她的子孫:公碟、母碟、子碟

 

▲進行量產前,先行生產樣版唱片,然後透過電子顯微鏡,進行仔細檢查。廠長表示,一張壓得完美的黑膠,就是將「子碟」上所有坑紋,完完整整地複製到唱片之上

 

一但發現瑕疵,技師會對之作人手修整,這兩把刀,就是修整工具

 

▲正式進入壓碟工序,這是第一步

 

▲這台機器會將預熱好的膠料,擠出指定分量

 

▲技工先把兩張唱片標籤放於兩片「子碟」中央

 

▲然後放上膠料

 

▲然後正式壓碟,廠長謙稱,黑膠壓碟機並非高科技儀器,不過事前、壓碟、事後的加熱時間、加熱溫度、冷卻控制等等,才是 know how 所在

 

▲壓製完成後,接下來還有多項後續工序

 

▲例如削去多餘膠邊

 

每張完成判邊後的黑膠,無論大碟還是細碟,都需要量一量體重

 

▲再放到特別器具上,等待放到另一個工場

 

▲令唱片在運送途能夠保持平直,廠長設計了這套金屬器具

 

▲唱片出貨前,仍需以人手進行修整

 

▲修整後需要再次除塵

 

▲品質管理樣版

 

▲普通黑色的黑膠唱片以外,永通亦有能力生產彩膠,以及圓形以外的唱片

 

▲像火車頭那般大的煱爐,廠方在建爐時已預留額外功率,為擴大生產線作出準備

易有伍的黑膠配方

雨果唱片在 HiFi 唱片世界的美名不言而喻,黑膠的製作流程成功有道。

易有伍先生指出,所有雨果的黑膠,都是用開卷帶作為 source(訊源)!他說比起用數碼模式,使用開卷帶成本高出兩萬港元左右;而且,大部份壓碟廠根本沒有機器去播放開卷帶。「市場上,九成半以上的 LP 都是 digital 訊源的。」他合作過的黑膠廠包括日本 JVC、德國 Pallas 和 DMM。易有伍說現時廠方生產量仍然低水,往往要等六、七個月,黑膠廠才交貨。他幾乎都忘掉了,貨才抵達!但是為了確保質素穩定,也寧願等。

為什麼那樣堅持呢?「Cutting lathe 的設計,本來就是預設用開卷帶作訊源的,與 Digital 不合。在沒比較的情況下,消費者是不會察覺的。不過,熱衷 vinyl 的朋友對近年出廠的黑膠的批評,其實跟這有莫大關係。」事實上,常常用 CD 的聽感來比較黑膠的人也不會明白。被問到對不同顏色膠料的看法,易先生說:「透明膠的中音比較『融』,紅膠從容些,還是黑色膠的聲音最平均。」經驗不會騙人。

▲正在翻新當中的杜比卡帶(Cassette)錄音系統

後序

參觀廠房期間,看見他們加熱用的熱水爐比醫院的還要巨型,廠房反傳統地設有靜化用的空調,又額外撥備一些空間放置未來的機器,真有點為港人的決心眼泛淚光。我們更發現廠方正在翻身多台杜比卡帶(Cassette)錄音系統,這兩年只有在日本才見得到tape這玩意,看來真正的復古陸續有來。

文|天行

《Hi Fi Review》音樂版

《Hi Fi音響》的音樂版,是華文傳媒的翹楚;這話不是自稱自讚,而是早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