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Listen R Series 環繞聲揚聲器系統 – 讓電影與音樂會並駕齊驅!

文:珍納

PerListen Audio 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也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名字,代表著的,是一個新生命力、市場上的新動能,也代表著新意念、新架構,還有,重播聲音的全面實力。品牌的名字誕生於 2016 年,沒有悠久的歷史,不過品牌背後的焦點人物並不是音響新人類,而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與營運者。

品牌的 CEO 兼創辦人 Daniel Roemer 已在行業中的 R&D 界別打滾了超過 25 年,他曾為 NHT、Acoustic Research、Advent,並曾於 MITek 領導整個 R&D 團隊。另一方面,他亦為不同的領域擔任技術顧問,汽車領域有大家熟識的 Aston Martin、Land Rover 與 Ford,還有太空科技的領域。

品牌另一位核心人物 Lars Johansen,他是品牌的 CSO,曾為 JBL、Harman Kardon、Klipsch 等等知名品牌擔任管理工作, 亦曾負責丹麥著名單元品牌 Peerless 的生製工作與 Danish Sound Technolgies 的營銷總監。在成立 PerListen 之前,Lars更是 M&K(Miller & Kreisel)的總裁。

Daniel & Lars 所創立的 PerListen,無論在設計上與技術上,是要把既熟識又新穎的創作帶到了音響市場,以靈活的手法將電影重播與音樂重播的追求融而為一。

點音源,縮窄頂底聲音擴散!

R 系列,是 PerListen 的二當家系列,A 系列尚未登場,而旗艦系列是 Signature – S 系列。PerListen 最亮眼的設計無疑是三高音單元⋯⋯豈不是與 M&K 的設計異曲同工?非也,它只是一款看似是用三高音設計的揚聲器,其實,當中只有中間一個單元是負責高音,另外兩顆是中高音單元。

廠方稱整個 26mm x3 半球形振膜列陣為 DPC Array – Directivity Pattern Control,而旗艦 S 系列用 28mm x 3 半球形振膜。剛才提到,DPC Array 只有中間一顆是高音單元,它負責重播線性 900Hz-20kH 頻率,而上、下兩個半球形振膜嚴格而言,是兩個與高音有相同口徑的中高音單元,線性頻率響應大約是 1kHz至4kHz(不同型號有些微差異),由 4kHz 逐漸滾降, 所以嚴格而言不算是純高音單元。要達到如此寬闊的頻應要求,三個半球膜單元必須是長衝程兼低失真的設計。

設計上,三個 26mm 振膜的重疊頻域少,藉以減低高中音過時可能出現的失真,因為人耳對高中音極為敏感。兩個 26mm 中高音單元相比一般重約 4-5 克的 130mm 中音單元輕約 1.2 克,令中高音單元不僅能配合高音單元展現出高動態、瞬變快的人聲與流暢的中高頻,也能仔細地控制時間、振幅與相位。

事實上,兩個中音單元也屬於高音導波器的一部分,令 DPC Array 擁有非常出色的水平聲音擴散特性,並縮窄垂直擴散,避免天花板和地板反射並擾亂聲音。說穿了,DPC 的設計目標就是要追求「點音源」效果,即單一發聲點的聲音重播效果。

DPC Array 技術其實是由頂級 S 系列轉移過來,S 系列中間的那顆高音升級用鈹高音。廠方指,他們與瑞典有關方面合作,足足花了 18 個月才把 DPC Array 鑽研、模擬出來。技術令整個 R 系列的靈敏度達 90dB/2.83V/1 米,最高峰值音壓可達 116dB<3%-2nd, 3rd 諧波。

纖維盆低音單元

低音單元

設計上,難度最高的是要讓 DPC Array 與低音單元無縫銜接,所以,PerListen 所選用的低音音盆質素必須夠輕。流暢的弧度,無相位塞,並選用 HPF 纖維低音,廠方稱之為 Hybrid Pulp 結構。別誤會 Pulp 等於傳統的紙盆單元,HPF Pulp 是混合了實木長纖維、竹與羊毛製成。

廠方最統一的設計,是讓整個系列都配上相同的 DPC Array 和相同口徑的低音單元,R 系列統一用 165mm 口徑低音單元,包括今次測試的 R7t 座地揚聲器、R5c 中置揚聲器和兩對 R4s tilt down 設計的掛牆式環繞聲揚聲器,而 R 系列揚聲器的恆常阻抗為 4Ω。

R7t 座地揚聲器是 R 系列中設計比較特別的是座地揚聲器,亦是 PerListen 的二當家揚聲器。 廠方稱之為四路揚聲器,高音一路、雙中高音一路、估計 DPC Array 對上與對下兩個 165mm 口徑單元為中低音單元,而最頂與最低兩個是低音單元。

在 R7t 的底部其實還有一個低音反射氣口,既可讓它們設定為低頻反射式揚聲器;加入氣口塞後,立即讓它成為一款氣墊式揚聲器(R5t 與 R5m 同樣可以切換為低音反射式揚聲器),不過,必須在裝上底架前決定用哪一種方式播音樂。系列的其他型號,均屬氣墊式設計。另一個非常低調的設計,是 R7t 的面板微微 tilt up,由於 R7t 屬於啞鈴式單元排列,所以 tilt up 的幅度並不誇張,角度輕易對準耳平位置發聲。

超低音

今次測試使用了兩款超低音 – D15s 和 D212s。顧名思義,D15s 用一個 15 吋口徑低音單元;D212s 則用兩個 12 吋口徑低音單元。不同的,是D212s 不僅是密封式設計,也屬於一款採用推挽式工作的超低音,一個單元向前投射,一個磁體對著地板,單元向箱頂投射。低音音盆選用碳纖複合音盆、Nomex 音圈桶懸掛(spider)、多層鋁音圈及巨型磁鐵結構。

廠方強調,超低音均經過 Klipper 鐳射量度。 兩款超低音均配備 RCA 與平衡輸入端子,D15s 內置 2000W 連續功率輸出,10 段預設 PEQ 修正,細房間最低頻應為 24Hz,大房間可潛低至 16Hz,THX 可響應 20Hz。D212s 內置功放可連續輸出 3000 瓦,同樣提供 10 段預設 PEQ 修正。 兩款超低音均由 App 操作,微調方便得多。

筆者先後三次到此間聆聽 PerListen,首兩次是為了訂定示範會的題目及示範會前熱身。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PerListen 的水平擴散幅度並不狹窄,兩排共 10 個座位,即使坐兩側,聲音表現的下降幅度不會太難接受,一家四口排排坐看電影,最側兩位聆聽到的聲音表現會比其他設計理想。

播演奏會與音樂會

另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播音樂會綽綽有餘,以天秤的兩頭比喻,假設一側是音樂,一側是電影,我認為 PerListen R 系屬於中間偏向音樂一點點的定位,可以估計純電影發燒友會覺得系統略偏向斯文,但針對既看電影,也看音樂會與演奏會的發燒友而言,PerListen 一石二鳥的能力,讓我敢於在示範會中挑選了卡拉揚多年前拍攝的演奏會《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No.5/Dvorak 交響曲 No.9》 BD,兩聲道 LPCM 訊號,聲音細節反映能力良好,小提琴演奏的連貫美與變調豐富,也展現出小提琴家的柔韌美, 樂團展現出有一定深度的音場,即使是 4:3 黑白畫面一樣不減興緻。小提琴音細滑有摩擦力,不尖惡、不乾噪,細滑感強烈,與後方的樂團一前一後的立體感鮮明,而且展現出卡拉揚追求的高貴雅調。

再聽一張非常特別的錄音,《John Gorka – The Gypsy Life》這位當代 folk song 歌手 BD 專輯,最輕細微弱的音樂動態在這套 R 系列下,展現得細緻有彈跳力,不暗不矇不淡,背景的靜,將不同結他、樂器、人聲的強弱動態表達得精彩,實在是筆者的意料之外。

《A MusiCares Tribute To Carole King》〈Beautiful〉的圓形舞台播得特別立體,人聲與樂器聲的分離感在筆者的經驗中顯現出特別強,辨識度高。

至於錄音質素一般的《久石讓 in 武道館》和 《Hans Zimmer Live In Prague》,在 R 系列重播下,場面的規模、細節的分析力也明顯鬆矇地降低了現象,樂器的分離度將電結他、抽鼓、合唱團、電子提琴等等極之混亂的場面整理出頭緒。

《波希米亞狂想曲》4K UHD Live Aid 音樂會的萬人空巷、熱血沸騰的製作之佳,令我們一致認為是一段不可不播的音樂片段!

注重電影音效細節動態

今次筆者再到訪此間,甫開聲,同樣先由《Dolby Atmos》試碟揭開筆者的電影音效之旅,不得了,竟然發覺聲音層次與弱音細節豐富了不少。原因有二,一.是音響房負責人 Jvy 再度微調了超低音的表現,二.是他為房間前方的牆角與天花板之間加裝了吸音棉外,左右兩側牆的第一反射點也貼上了吸音棉,令前方音場的聲音細節有明顯的提升,才發覺 R5c 與 R7t 原來還可以播出如此豐富的細節。

沙漠・騎馬・槍戰

由於近期推出的熱門電影 4K UHD 出現不少「撞橋」情節,正好讓筆者比較一下不同片段的製作特色。《殺神4》 第二幕與《MI:7》第二幕的沙漠、騎馬、槍戰戲。

《MI: 7》製作將場面的氣氛動感還原出強勁的氣勢,馬蹄的聲音動力夾雜著長槍的聲音動力,視覺場面混亂,但聲音一點也不混亂,讓我清晰地聽到蹄聲與子彈聲的聲音方向與落點,槍戰刺激、瞬變反射快速;槍聲有力而不誇張,長短火比例恰當,當沙塵暴撲面而來,混亂而動力強勁的方向感,讓我聽到每一陣來自不同方向的陣風與沙粒殺到的撲面氣勢。

《殺神4》港版就明顯把聲音的重點放在槍聲上,馬蹄聲比較弱,然而手槍的聲響竟然要比《MI:7》的長槍 更強,怪不得此片甚得音效發燒友的歡心。回到序幕血肉拳頭重擊麻繩木樁的動力有如地盤打樁般的能量,顫動地板兼撲面而至,不壓心口、不難受的動感,證明了 R 系列失真之低與分辨力之高。

意大利鬧市飛車

《MI:7》與《狂野時速 10》中段同樣選擇在意大利大城市橫衝直撞,《MI:7》的製作非常講究,人聲飽滿厚潤,男、女主角的聲音動聽兼細節豐富,由搶警車與電單車在小巷追逐開始,撞車聲音的力度猛烈而厚壯,同時感受到強烈的小巷空間感;飛車追逐至廣場,空間感又截然不同,與前景結實有力的槍聲,準頭好、力水量壯的子彈聲方向感分明。

前景的聲音質感強烈,與環境空間有強烈的對比動態與距離感,明顯曾仔細調校過不同音效的強弱音壓比例。《狂10》的人聲相對單薄,音場亦相對扁平,撞車聲的中低頻並不算厚密,可幸此片音效豐富,由遙控車到貨櫃車的聲音能量、跑車飄移的車軚甩尾聲,足顯高音響而不惡,撞車聲效明顯不及《MI:7》吸引。

巨型大鐵球 炸彈的重量與滾動的聲音質感夠重,低頻清晰又能自然地顫動地板;在樓梯與石地滾動時有豐富鏗鏘的金屬撞擊石屎細節;撞穿巴士與撞開汽車的聲音夠猛、夠烈,爆炸的轟然有力,亦有層次,不是號角揚聲器的誇張,而是有強烈的動感與能量。緊接勁風把汽車吹翻的動能展現出臨場感,有被強風推著走的勁度。與戲院音響最大不同之處, 是聲音能量不誇張而當中聽到的聲音細節、質感與層次比戲院音效仔細!

《GT》4K UHD chapter 11 撞車一幕,比賽時,方程式賽車的引擎動力醇而厚,聲音速度快而壯,翻車時一下猛然巨響,有把人嚇一跳的威猛動力。主角賽車 360 度垂直打滾,巨型金屬的質量與撞擊能量之強,有置身現場教人口瞪口呆的震撼動力。

《The Equalizer 3》特別挑選了男主角單人匹馬闖入大宅逐一解決黑幫家族的情節。腳步聲清晰,鞋與地板互擊出不同質感強烈立體的聲音,槍聲猛而壯,而刀聲的質感也鋒利有質重感;爆玻璃一幕的玻璃碎散一地,還有,藥丸式毒品散落一地的聲音,讓 R 全情發揮著不同物件的聲音質感與座標定位。

最後,再播《挑戰者 1 號》大小車互撞、電鋸、火車出軌、吸金幣、大鐵球、暴龍、King Kong,複雜的場面與音效中,聲音有條不紊,同時有質、有量、有 力、有精緻的細節,如此全面,實屬少見的!

總結

上文提及,在音樂感與音效感的天秤上,PerListen R 系列屬於中間稍為偏向音樂感的特質。換了一個天秤,在逼真與誇張之間,R 系列明顯側重追求逼真感多於誇張感;在文藝感與爆烈感的天秤上,R 系列居中;在細緻立體與平面粗糙的天秤上,R 無疑是一面倒,側向追求細緻與立體感。

在筆者的記憶中,能高度平衡地播放電影音效與音樂 會的環繞聲系統,PerListen R 系列確有出類拔萃的實力, 不同市場對 PerListen 的認同亦逐漸出現正面的回響!筆者每次聽好幾小時的槍林彈雨、爆炸風暴、拳腳刀劍的音效,仍然不覺疲累。希望以一套系統播好音樂會與電影音效的發燒友,PerListen 是一套值得你去聽一聽的系統!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3i9AuEArvY

珍納

有說,喜歡電影的人,是喜歡逃避現實的人.......有靚畫面,有靚聲音,藉好音樂逃避現實,不亦樂乎!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