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友在網上討論器材配搭,主題與內容五花百門,不過每過一段日子,總有人會提到,將大量高價產品放在一起,不一定會得出好表現。這種「好表現」也許是指音效方面,其實要將音響播得像真又動聽,良好音效是基礎一之,但不一定要非常強勁音效,才可以令音樂變得吸引。
正如以往試音經驗當中,在細房聽得忘記時間、投入得想把評測工作拋諸腦後的機率,遠高於在大房試聽高價產品。一定程度證明身價不是一切,配搭得宜更重要,而且不是複雜、器材數量多就一定好,就如簡單地將 Naim Audio NAIT 50 配上 Focal Theva Nº1,音樂與音效就同樣出色。
50 歲生辰
不知不覺,1973 年成立的英國音響品牌 Naim,經已迎來了 50 周年,而同屬 VerVent Audio 的法國 Focal,雖然相對年輕一點,不過成立於 1979 嘛,都已經非常「資深」了。更何況,兩個品牌合併亦就快 13 年,只能嘆一句時光飛逝。
Naim 從來都兼顧傳統與創新,一方面大力發展網路串流產品,以及一體式揚聲器;另一方面,又固守 CD 機、各類擴音機等原有強項,甚至努力延續一貫的產品設計風格。Naim 也是市場上極少數的全方位品牌,電子產品以外,揚聲器、黑膠唱盤、音響架、各類線材都是強項,當然,隨着與 Focal 整體經營策略之後,揚聲器部分只留有 Mu-so 系列,並且強調單元部分和 Focal 有合作。
周年誌慶,當然是追溯「本源」的好時機,Naim 就參照 1983 年推出 NAIT 系列第一款合併機 NAIT 1,推出外表還原度極高的 NAIT 50。
尋回當年神韻
對比眼前這台 NAIT 50 與電腦的 NAIT 1 相片,很容易就會發現,前者還原程度十分之高,不但體積、面板編排非常一致,就連品牌 Logo 和其他字體都一樣,輸入、電源接鈕,都捉得到當年神韻。
面板上的輸入選擇,由 NAIT 1 的「phono、tuner、tape、mains」改成「phono、stream、aux、mains」,原本「balance」位置變成 6.3mm TRS 耳機輸出,令 NAIT 50 復古得來,又切合現時用家需要。
機背編排雖然不一樣,以往固定電源線改成 IEC 插座,但兩組 DIN 插輸入、一組 MM 唱放(47kΩ 阻抗、100pF 容抗、+40dB 增益)、只接受蕉插的揚聲器輸出等等,都一一保留下來,還原度十分之高。
NAIT 50 每聲道輸出為 25W(8Ω)、40W(4Ω)、60W(2Ω),阻尼系數 36。雖然數據有點保守,不過根據過往經驗,Naim 擴音機的聽感會比標示數值更加強而有力,實際上,NAIT 50 亦有如此表現。
至於耳擴部分,輸出達 1.5W@16Ω,足以應付大部分耳機。
初心
讓 Naim NAIT 50 經 Dignity Audio 喇叭線推動 Focal Theva Nº1 書架揚聲器,訊源是 Luxman D-07X,電源線分別用上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ark II(訊源)、inakustik AC-2502F(合併機)。
一開聲,馬上聽到 NAIT 50 與近期的 Naim 合併機有何不同之處。NAIT 50 有着接近五至十年間 Naim 那種豐厚、溫暖,當然少不了力量。NAIT 50 音色取向有別於最近 New Classic Range 的中性微暖。
Naim 自 Statement 開始,告訴世人他們想要做到中性、準確的話,其實可以達至出乎意料的超高水準。雖然他們在改款時,除了提升聲音質素之外,亦一直微調音色取向,但 Statement 面世後的 Naim 擴音機,就很容易聽到是向哪個方向調整。
Naim 向來都有豐厚、力水充沛、中音迷人、低音厚而帶點寬鬆等特色,但兩個更大的特色,應該說是長處,其實是播放絕大部分音樂類型都非常吸引,以及不會過分強調錄音不足之處,反之會利用出色的動態對比和厚度,去彌補大部分製作質素問題。
回望與改進
在 NAIT 50 身上,可以尋回 Naim 當年風格之餘,它的全頻一致程度,又跟得上現時品牌的步伐,三頻銜接線性的,而比例上會是稍為高身的等腰三角形,中、下盤比較闊一點,而高音延伸充足又帶點圓滑以及暖光。
高音細節多但不被強調,不會覺得特別豐富,只是細心一聽,其實有很多訊息,工程團隊似乎有意令它們變得含糊,去凸顯更多平順與悅耳聽感。
人聲韻味很出色,滑、厚而不濃,咬字清晰、健康,喉音不會過多,輕微加厚、提升細微度之外,不會改變歌手年紀,這一點很重要。
人聲是 Naim 傳統強項,以吸引力來說,NAIT 50 不負眾望,有適當潤飾,而不會偏聲。
相比之下,低音就有趣了。首先,量感和下潛出奇地好,當然 Focal 揚聲器都有功勞,但 Naim NAIT 50 的推力實在出奇地好,更重要是豐厚得來不會肥也不拖尾,輕微寬鬆之下,表達到豐富而流暢的層次變化,還有彈跳感,就算低音電結他選擇了低調地墊底,不過漫延低音之中還可以感受到 Bass 手撥弦帶來的彈力。
另一方面,這種出色分析力和控制力,令它面對大場面都毫無問題,亦能夠一如 Naim 的傳統,將絕大部分音樂會都播得吸引。
法式超濃縮
至於本篇試音報告另一位主角 Focal Theva Nº1,身價親民能獨當一面,擁有 Focal 多項獨家技術,而且留在法國製造,以這個價位來說,單純以技術配置來說,已經超出很多人預期,令它未開聲已經有一定吸引力。
我們不是第一次接觸 Focal Theva 系列,因此設計特色就長話短說吧,以免帶來太大重複感。
Theva Nº1 是系列中最細小的書架型號,不過中低音還是有 6.5 吋,加上聲箱體積為 39.2 x 21.2 x 26cm,可以預期它的聲音能量、動態對比、速度、中音質感、低音厚度都不會太少,體形又依然容易入屋。當然,事實上 Theva Nº1 的密度和動態出奇地好,也出奇地易推,既有 Focal 特色,也有與 Naim 個性重疊的位置,卻完全不會變得過火。
經營策略要令兩個品牌在世界各地聯合演出,夾聲是必需的,只是如何做到它們分開時又依舊擁有自己招牌聲底呢?不知道,Focal 與 Naim 就是做到了。
招牌單元
Theva Nº1 採用 1 吋 TNF 高音,內凹式振膜是 Focal 發展多年的招牌特色,而材質是鋁鎂合金。高音振膜外有一個特殊導波器,看起來是兩個圓形夾住高音單元,似是加強控制高音的水平擴散。導波器非常之淺,也許是 TNF 高音本來就擁有出色擴散,亦或許不想讓導波器影響高音清晰度吧。
6.5 吋中低音稱為 Slatefiber cone,最早於 2019 年面世,這是其中一種基於 Focal W cone 基礎下的研發成果。W cone 最基本概念,就是以底、面兩層透明物料(主要提供剛性),夾住中間的發泡物質(主要提供阻尼性能)。實際上,W cone 有很多版本,夾層數目、發泡物料的內容以及密度等等,都有很多不同配方。
而 Slatefiber cone 基本上就是將夾層換成回收得來、再處理的非編織碳纖維。碳纖維刺身擁有出色阻尼特性,而 Focal 再加入熱塑性聚合物,與碳纖維結合成一種不織布,令阻尼性能大幅加強,又依然輕盈。
Theva Nº1 由單元,以至整個揚聲器,都是法國製造。
外觀方面,Theva Nº1 是方正設計,簡單易入屋,卻又不會老派,因為它的前障板為單色板材,與聲箱其餘各面形成差異。
這款揚聲器有三種配色,分別有灰藍障板配深色木皮(即是這次送測的版本)、米白色障板配淡色木皮,還有黑色障板配鋼琴黑外飾。
原廠為同系書架設計了十分美觀的腳架,造形時尚、非傳統之外,令揚聲器稍為向後傾,就提升了 Theva Nº1 的格調。
向後傾會改變兩個單元的時間相位,不過實際試聽時,就算沒有後傾,Theva Nº1 的結像以及三頻同步都不覺有任何問題。
有個性,不過濃
Focal Theva Nº1 的聲底爽快有力,但密度很好,兩極延伸出色,全頻能量都強,分析力高、兩極去得好,亦沒有拉薄密度。
音像輪廓清楚而不過緊,音像飽滿。音場由揚聲器前障板開始,就算揚聲器離背牆只有一呎多,仍可聽到一定深度。以書架來說,Theva Nº1 的音像一點也不細小,但因為音場開揚又有足夠深度,加上分隔度出色,故此一點也不會擠迫,反而有種親切感。
能量,尤其是低音,無論是質素還是分量,都出奇地好,有種接近小型座地的感覺。而且延伸平順線性,不是強行加強中低音以換取刺激感,是真正有質素、有下潛的低音。
音色有很輕微暖意,不過更多是較接近純粹無色,可以充分還原各種樂器的色彩。不論金屬敲擊,還是大提琴、低音提琴,Theva Nº1 都有理想表現,超出了預期。
音效以外,Theva Nº1 更吸引的是流蜴的音樂播放,聲音生動、有活力,推進爽快。對於音樂種類來說,它算是十分平均,只是快板,尤其是流行、搖滾、節奏快的爵士樂,就最為出色。
至於部分特色,比如低音和音像較為飽滿之類,Focal Theva Nº1 和 Naim NAIT 50 似乎一致,加起來會否過火呢?一如之前提到的,兩者合作完全沒有失衡,可以同時聽到雙方特性,卻又整合得極為理想,令人樂意讓兩者一直合作。
Naim Audio 總代理:先聲音響有限公司
售價:HK$23,200(Naim Audio NAIT 50)、HK$1,480(Naim Audio Standard RCA to DIN Cable / 1M)
Focal 總經銷:先聲音響有限公司
售價:HK$6,380(Focal Theva N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