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dge Audio 的旗艦 Edge 系列在 2018 推出市場,當時正值品牌成立 50 周年,當時推出的分別有 Edge A 合併機、Edge NQ 串流前級、Edge W 立體聲後級。我們不但試齊了三個型號,更主持過多場示範會。當中配得最多的揚聲器就是 B&W 802 D3。
事隔多年,他們終於為這個系列新增一款單聲道後級 Edge M,想當然地,試聽時又再連上 B&W 802 D3,出來的效果呢……怎麼與之前聽到的 Edge 系列有着如此明顯的分別呢?
事隔兩年多
既然 Edge 系列已有齊前級、立體聲後級和合併機,單聲道後級必然是下一步,只是想不到,這一步要等上兩年,才等到 Edge M。
Edge M 依然採用 Class XA 功率放大技術,輸出為2 00W/8Ω、350W/4Ω。至於 Edge W,每聲道輸出是 100W/8Ω、200W/4Ω。
Edge M 並不是把 Edge W 以橋接方式變成單聲道,而是確切地改動了內部線路。把 Edge W 和 Edge M 的內部相片作對照,就可以輕易發現當中異同。結論寫在前頭,我們已經多次聽過 Edge NQ 加一對 Edge W 立體聲後級推動 B&W 802 D3,包括 391 期《煮酒論英雄》欄目。就算是隔空對比,都輕易分得出 Edge W 聲音表現遠不及一對 Edge M,這個事實既驚喜又殘酷。
Edge W 推出時,品牌強調這款後級的訊號路徑,只有 14 個經過挑選的組件;來到 Edge M,雖然沒有提到訊號路徑有多少元件,但設計思路未有改變,依然是盡可能把路徑造到最簡短。
重溫 Class XD 放大技術
Class XD(Crossover Displacement)是 Cambridge Audio 的招牌技術,聲稱結合了 Class A 與 Class AB 的優點,又改善了兩種技術的缺點。理論上,Class A 放大的失真最低,但轉換效率低、熱量大,要設計出大功率輸出的 Class A 擴音機,要小心元件因高熱而老化的速度,以及散熱效能,成本和體積成為發展障礙。Class AB,或是寫為 Class A/B,前段以 Class A 方式運作,功率大到某個位置,就會轉用效率更高的 Class B,令擴音機更易達成大功率輸出,只不過,A 與 B 轉換時會出現失真。
Class XD 技術的重點,就是把 A 與 B 的轉換位置移到訊號的負半波部分,對聽感的影響相對典型 Class AB 為低;Class XA,就是基於 Class XD 的進化版。
仔細與用心超出售價
再看 Edge M 的機內用料及安排,實在難以理解,為何 Cambridge Audio 能夠把每台定價壓至剛好不到三萬港元。由包裝心思、以鋁板屈摺的機殼,以至內部結構,都對得起「旗艦」之名有餘。
機身中央,是兩隻疊起來的大型環牛,這兩隻變壓器是正、反向堆疊,去抵消磁場,減少對機內線路的干擾。其實機內還有較細小的環型變壓器,放在側邊。
Class XA 和正反堆疊環牛之外,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直流伺服技術。訊號放大路徑,假如設有 Op-Amp 的話,就會產生一定的直流電。放任這些直流電,會影響訊號波形完整度,亦有機會令揚聲器單元的音圈出現過熱,帶來多種失真。
傳統功率放大線路,會利用電容去處理這些直流電。然而這類電容會有聲音表現帶來另一種變數。
Cambridge Audio 在 Edge 系列加入直流伺服技術,預先計算那些直流電分量,再產生反相的直流電,將前者中和,故此無需擔心額外的電容影響聲音表現。
品牌同時表示,Edge M 於設計時,特意考慮與 Edge NQ 前級的匹配程度,也許是關於增益上的配合吧,令聲音在細緻與力量方面取得平衡。
音場大得以為駁錯線!
上次試聽 Cambridge Audio Edge NQ、一對 Edge W 的地點,是我們大試音室,這次當然把 Edge M 放到同一地點,用同一訊源(Accustic Arts Drive II、TubeDAC Mk2 分體式 CD 機,不過這次加入了 Grimm Audio CC1 Mk2 時鐘),揚聲器同樣是 B&W 802 D3。線材都大致一樣(CD 轉盤用 Burmester 電源線、時鐘用 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 電源線,其餘全數選 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2 電源線;喇叭線是 Audio Note ISIS LX168),不同的是兩對訊號線,DAC 至前級是 Grimm Audio SQM XLR,另一對是 inakustik NF-1204 Air XLR。
一開機,隨手放進《Dvorák: Symphony Nos.8 & 9》(Rafael Kubelik,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馬上聽到巨大音場,闊度明顯超出揚聲器兩側之餘,高度也高得嚇人,只是聽起來有些不自然,心想:「是否駁錯線呢?」
再三檢查之下,未發現任何問題,好吧,反正本來就要給時間讓 Edge M 熱身,就播多兩三小時再回來試音。
半天過去,再回到大房一聽,之前聽到不自然感覺一掃而空,而音場雖然沒有之前那麼誇張,不過仍然十分巨大,深度亦不錯,更重要是前後層次分明。
Edge W 用家考慮升級吧
要 Edge W 用家升級至 Edge M,也許會被罵吧?(笑)因為一台 Edge M 的價錢已經高於 Edge W,但這是真心的,前文提到,我們聽過不少次全套 Edge 系列推 B&W 802 D3,Edge W 的表現是超越 Cambridge Audio 以往所有後級,不過 Edge M 的出現,馬上把它比下去,差距非常大,財政許可之下,升級吧。
原本 Edge 系列已經把常見於 Cambridge Audio 的銳利、帶銀光的中高音大幅淡化,從 Edge W 到 Edge M,淡化程度就再進一步,全頻更加線性。
經過一輪熱身,Edge M 的厚度和高音出來了,整個樂團不同聲部的音色分別亦變得明顯,這款後級音色微暖,不過未見對樂器音色有任何扭曲。
小提琴仍有少許銀光,可以找到 Cambridge Audio 基本,不過鋒銳感遠低於從前,亦不至於硬朗,反而令擦弦細節更加明顯,聽到更多弓法變化。
這少少銀光沒有影響到木製樂器的質感,應該說,Edge M 還原樂器特質(色彩及質感)的能力勝過 Edge W。
活力十足
銅管方面,亦聽到少少銀色光彩,只是沒有尖銳吵耳,反而令聲音更具神彩,更加光鮮。
在慢板段落,Edge M 是安靜的,沒有可聞底噪,高音也沒有粗糙感。這對後級是外向、有活力兼熱情的,就算是慢板,音樂推進也是十分俐落。這分爽勁與活生感,令人想聽更多大型管弦樂,所以接下來是《John Williams In Vienna》。
Edge M 繼續發放大場面、大動態威力之外,還讓你聽到音樂廳、樂器制式的分別。
它不是一台粗聲的後級,剛才都提過了,它的高音沒有開叉,也沒有沙石,只是不多作修飾,以及直接、奔放、不壓抑而已,故此場面、動態對比愈大,就愈發揮到它的長處,也令你愈聽愈興奮。這種感染力,不是貴價器材就做得到的,反而一些過於精緻的擴音機,會失去音樂神彩和活生感。
Edge M 不會雕琢每粒音符,它帶給你是活力和壯闊音場,還有貫徹全頻的厚度與寬鬆感,後者可能會被它的朝氣所蓋過,但音樂爽快地推進時,其實沒有半點繃緊,久聽也不覺疲倦,只會愈聽愈醒神。
重播 Gennady Rozhdestvensky 指揮 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Tchaikovsky: Symphonies》,那種非常奔放、濃厚音色、大起伏與大對比的長樂句表現,Edge M 就播得十分傳神。
試人聲
來一張沒有人工混響的專輯,這是 L’Arpeggiata 琶音古樂團的地中海音樂專輯《Mediterraneo》。人聲有厚度, 中氣十足、有爆發力但不吵耳,口形細,定位清,容易討好發燒友。
運氣、吐氣、舌尖動作、嘴形變化等等,這些細節是清楚的,證明這款後級的分析力對得起旗艦之名,訊息量多、細節鮮明,又沒有過分凸顯,整體聽感自然。
最後是 Alexandre Tharaud《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鋼琴大小接近一比一,和之前其他專輯一樣,音像飽滿、輪廓清楚,又沒有收得太緊。以前很少會留意到 Tharaud 在樂句之間的呼吸聲,Edge M 令人聽得清楚,應該說
是令人留意到這些細節,卻不會覺得刻意,因為呼吸聲仍然很輕,證明Edge M是高分析力,又懂得自然地呈現細節。
Edge M 還原到鋼琴應有的鏗鏘感,又不會過分硬朗,而且 Tharaud 的指法、踏板運用等技巧,可以輕易地聽得到。高音晶瑩之中,也聽得到不少變化,不是一團團甜潤而飽和的空間。Edge M 的空氣感是多,但不過量,帶出堂音及開揚空間而已,未有令高音細節變得模糊。
單以聲音表現來說,Edge M 是整個 Edge 系列之中最精彩的型號。
查詢:Cambridge Audio(Asia)Limited
定價:HK$29,800(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