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F LS50 Meta – 勢必成為經典

經典人聲鑑聽揚聲器 LS3/5a,以及上一個版本 LS3/5,單元同樣出自 KEF 手筆。2003 年,KEF 不再生產相關單元,令 LS3/5a 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到了 2011 年,即是品牌成立五十周年,他們推出了 LS50,發布會同場展出 KEF LS3/5a 35th Anniversary 限量版,其野心顯而易見。

第一代 LS50 不但擁有多項新技術,亦為KEF創造新的經典書架仔的第一步。來到第二代型號 LS50 Meta,平心而論,其聲音質素已具備成為經典的條件,現在需要的,是沉澱及升華的時間而已。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

剛剛提及,KEF LS50 在 2011 年推出,到了 2016 則添加了 LS50 Wireless 這個主動式型號。到了 2020 年,品牌迎接六十周年,一次過把這兩款產品更新至第二代,LS50 Wireless II 就簡單直接地說明它是第二代,但被動式型號卻命名為 LS50 Meta,目的是強調 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下文簡稱MAT)。

MAT 是 KEF和 Acoustic Metamaterials Group 的合作成果。KEF 設計師表示,Metamaterial 在其他界別已有應用,但音響市場上,他們是第一家。Metamaterial 是一種吸音效能極高的物料,MAT 就是以這種物料製造出一個扁身圓餅,圓餅之內是一個精密而複雜的迷宮結構,形成合共三十條管道,去吸收不同的聲音頻率。品牌數據表明,MAT 可以將 620Hz 以上的聲音吸走,效率高達 99%。

第十二代 Uni-Q

Uni-Q 二路同軸單元,可以追溯到 1975 年,並隨即成為 KEF 其中一項招牌技術。來到 LS50 Meta、LS50 Wireless II,它們所用的 Uni-Q 已經是第十二代產物,外觀上幾乎看不到有任何改變,不過實際上有不少改進。最基本的單元振膜,品牌改良了中低音振膜的切割方式,更同時改良音圈與磁體。

高音部分,懸邊採用了新設計。而高音導波器和中低音振膜之間加入吸音物,這種做法最先在 R 系列的 Uni-Q 上出現,能夠明顯地提升分析力。

第一代 LS50 的前障板是一種阻尼效果出色的特殊物料,安裝方式,是透過四條螺絲拉緊前障板四個角,螺絲是穿出聲箱背板,背板上那四個膠蓋,就是用來遮蓋螺絲孔。第二代 LS50 對此作出了修飾,不再看到膠蓋了。

第一代 LS50 的聲箱內有補強支架,支架和聲箱之間有特別阻尼物。低音反射管道中央部分,以彈性物料製造,也是當年的一大技術特破,令 LS50 發出超越體積的中低、低音能量。這兩款設計亦沿用至第二代。

第二代 LS50 已經有原廠腳架可以選購,而揚聲器底部也新增了四個螺絲孔,用作鎖上腳架。顏色方面,除了 LS50 Meta 的特別色是亮面之外,其他 LS50 Meta 與 LS50 Wireless II 的聲箱表面都是啞光處理。

易推易玩

KEF LS50 Meta 的試音拍檔,是 Electrocompaniet EMC 1 MKIII SACD/CD 機、Audio Note Cobra 真空管合併機、兩條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II 電源線、inakustik NF-1302 RCA 訊號線、Dignity Audio 喇叭線。

一般來說,小型書架揚聲器的擺位難度不高,需要留意兩點,第一是低音量感和全頻連貫程度,需要透過揚聲器與背牆的距離去調整;第二是一對揚聲器的彼此距離,距離愈闊、音場亦愈闊,但這幅「闊銀幕」是否連貫,就看聲音密度是否足夠了。

LS50 Meta 在這兩方面都有充足寬容度,就算合作對象是一台每聲道 28W 輸出的合併機,都有足夠低音及整體聲音密度,試聽時把一對揚聲器拉開超過七呎,音場依然連貫、結像清晰。

至於是否 Toe-in,就看房間聲學條件、揚聲器高音表現、個人喜好。要試聽器材,大 Toe-in 至看不到側板,盡可能聽最多直接聲是首選,但不是所有組合都可以如此擺位,假如聲音有壓迫感、高音太尖銳,就不能 Toe-in 太多。Audio Note Cobra 合併機的高音雖然有調味,但甚少壓抑。而 LS50 Meta 在這個配搭下,加上大 Toe-in,高音仍然平順、不覺有任何刺耳,而且高音延伸得夠高,所以並不是收高音去換取現時這種表現,是真正的平順、線性。

比以前更加中性

播放 Yubo Zhou 的《Chopin: Preludes Op. 28 & Sonata Op. 58》Yubo Zhou,鋼琴錄音可以試出揚聲器有否峰值,尤其是金屬振膜單元,而且這次加上一台光輝明亮的 EL34 合併機,就更容易試得出來。以前在 KEF Reference 系列身上,曾經聽過一個中高音峰值,是明顯的金屬鈴震聲;去到 R 系列得到修正;LS50 Meta 當然亦沒有這種金屬聲。LS50 Meta 可以自然地重播到鋼琴高音的各種變化,包括晶瑩、敲擊感、泛音,以及使用踏板與否的差異,敏銳而沒有神經質。藏在晶瑩之後的大量細微起伏,假如揚聲器的高音有明顯味精,就會被甜美又飄逸的高音空氣所掩蓋,然而 LS50 Meta 卻沒有這種問題,顯然是它的高音分析力夠、速度快,而且直率。當然,屬於 Audio Note Cobra 的音色,亦被 LS50 Meta 簡單直接地反映出來。

中、中低音厚度不俗,鋼琴的重量、形體和琴腔壁的厚度,都一一聽得到。中低、低音比上一代來得更多元、更清楚。上一代的彈性低音管作用非常明顯,令中低音氣量出奇地強勁,卻因而出現輕微 one note bass 情況,不同樂器的中低音聽起來都有點接近。LS50 Meta 就不再聽到這種狀況,不但響應更加線性,表現能力再同步提升。

值得給它更好的

聽過鋼琴,也播了不少搖滾樂,例如 Kings of Leon 的《Because of the times》去 rock 了一句鐘,LS50 Meta 的全面程度、爽快、分析力夠、低音力量都沒有任何投訴,音樂感染力十足,容易聽到精神亢奮。

那麼把擴音機換成 Micromega M-150,每聲道輸出增至 150W,情況會如何?情況非常正面,再聽之前聽過的專輯,發現無論是動態、控制力、速度、分析力、細緻度以及場面,都合比例地提升,這個比例,既是擴音機輸出功率,也是器材身價。

這種情況下,愈大場面的音樂就聽得愈興奮,《John Williams In Vienna》就正好展現到這套組合的長處。Micromega M-150 比起 Audio Note Cobra 少了一份甜美的音色,顯得更加中性,LS50 Meta 立即讓你知道當中分別。亦是這個原因,黃金大廳加維也納愛樂各組銅管聲部的聲音,既清楚聽出甚麼是「維也納愛樂的聲音」,也不覺得特別加料,是像真又討好的色彩。

聲音飽滿、分析力高、動態夠強又不帶壓力,高音去得盡而不開叉,令人不期然想給 LS50 Meta 更高級的拍檔,試試它的潛力。接下來簡單地由 RCA 換成 Grimm Audio SQM XLR 訊號線,來自平衡輸出、輸入的好處立竿見影地聽得到。

這時候,就明白為何 KEF 會為 LS50 Meta 準備了多套試聽組合,當中包括 Hi-End 級器材,原因十分簡單,就因為這對揚聲器的潛力非常豐厚,價格門當戶對的器材根本推不出它全部實力,而 LS50 Meta 又有能力給你合乎比例的投資回報,所以 KEF 用 Hi-End 器材作配搭,就不再令人奇怪了。

總代理:GP Acoustics(HK)Ltd.
售價:HK$11,800 / 對、HK$3,280(專用腳架)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