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Sony Just ear 研發者 松尾伴大 – 分享單元配搭與調聲技巧

今年下半年,香港 Sony 氣勢之盛,似乎超越了日本總公司(笑)!不但成為 Just ear (XJE-MH2) 第一個海外銷售點,更於八月搶先全球其他市場,發布包括兩款 Signature Series 新作在內一系列新產品,現在再請來 Just ear 開發者松尾伴大先生,於 des 展中接受訪問,以及向用家們分享耳機心得。

延伸閱讀:Sony Just ear Monitor、Listening、Club – 一種圈鐵,三重性格,獨特 knowhow 成就不同品味

其實,松尾先生先前兩次到訪台灣時,已向當地傳媒講解了不少 Just ear 的設計特色,包括他本來希望選用直徑更大的動圈單元,但為了配合耳機內部空間大小,因而選擇了比最初預想中稍為細小的 13.5mm 動圈單元,再加入一枚動鐵單元作為輔助。

這次來港,他進一步解釋當中的技術要點。作為一款 CM 耳機,必需面對「如何在不同耳形變化之下,維持同一聲音表現」這個問題,在松尾先生開發的「BAnDynamic structure」架構之下,動鐵單元相對容易處理,就是盡量貼近導管開口端。亦因為這個原因,Just ear 的耳內接近導管開口那部分,造得較細小,然後把較外圍的部分盡量造得貼合耳形,作為隔音及主要支撐、固定點。

延伸閱讀:Sony 最新 Signature Series 入耳式耳機、DAP+高階頭戴式耳機、舞台鑑聽耳機,全球首發

由於動圈單元需要安裝在 Just ear 的面板之上,怎樣在不同耳道形狀、深度、容積之下,保持同樣的聲音表現,就成為一大難題。松尾先生的解決方法有二,首先為動圈單元建立一個金屬腔室,把單元完全包裹,背後留有六個氣孔,以釋放單元背波,而正面部分則有一個細小開口,配合軟身導管,把聲音導到耳道;第二,為了維持其聲音表現,所以動圈單元這截導管,長度是固定的,為了在不同耳形之下,這段導管都能夠維持較為一致的孤度變化,不會出現不規則折彎,故此松尾先生為導管內部加入一條彈弓,同時解決以上種種問題。

被問及 Just ear 的單元用料時,松尾先生表示,他選取了 Sony 基本的動圈單元,而且是沒有特別塗層的基本型號。他指出,Sony 的動圈單元之所以在振膜加上加上塗層,是為了令單元在中、高音域擁有更理想表現,但「BAnDynamic structure」理念之中,Just ear 的動圈只負責較低的頻段,因此無需加上塗層。

動鐵單元也是取用 Sony 當時的基本型號,而且單元之間不設分音器。由此可見,這款 CM 的 know-how 不在於單元如何特殊,而在於編排、腔體、導管、濾棉等細節,當然,松尾先生作為 Sony 第五代耳型職人,耳機外殼的製作手工,也是重點之一。

延伸閱讀:Sony DMP-Z1 評測 (上集)- 巨磚的技術重點與初步聽感

方才提及,Just ear 不設分音器,哪如何為 Monitor、Listening、Club,以至只在日本發售、根據用家要求而獨立調音的 XJE-MH1,如何設定亦聲音取向呢?松尾先生表示,重點在於濾棉材質及分量,當然,具體應用情況是秘密,也是他多年耳機經驗及不停嘗試的綜合成果。

在先前為 Just ear (XJE-MH2) 試音的過程中,發現這款耳機適宜選配推力較低的 DAP,推力太強會出現拍邊。對於,松尾先生指出,他在 2013 至 14 年開發 Just ear 時,市場上的 Hi-End DAP 數目遠少於現在,Sony NWZ-ZX1、Astell & Kern AK100 等等,就成為它的參考器材。這些 DAP 的輸出普遍低於現時大部分 Hi-End DAP,而松尾先生亦刻意 降低 Just ear 對前端的需求,希望就算是手提電話也可以輕鬆推動之,所以這款 CM 並不難推,但功率承受能力也同步下降。

延伸閱讀:【DAP 界金磚、黑磚】 傳奇品牌的後發先至 SONY NW-WM1A、NW-WM1Z

面對 Sony 兩款力量雄渾的「金磚」NW-WM1Z、「黑磚」NW-WM1A,以及市場上一眾設有平衡輸出的 DAP,松尾先生為增設多一個型號,以配合推力比「金磚」、「黑磚」更強的「巨磚」DMP-Z1,此型號比其他 Just ear 能夠承受更大推力,以回應市場呼聲。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