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教室》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捷徑

從今年年初開始,同文 Janet 與 HiFi Review 音樂版主編劉志剛先生合作,再找來音樂版其中一位主筆 Eric Sir,拍攝一系列《古典教室》短片(更新至第五集),以最簡單易明、容易消化的方式及語言,為有意進入古典音樂大門的人,提供一些方向、方法,同時解決入門者或是在門外徘徊者經常遇到的問題。

最簡單直接的入門指引

拍片是一個好方法,而且每段片只是三數分鐘,大家可以只看畫面甚至只聽講解,連閱讀文字的過程都幫你省卻了。破除古典音樂「高深」形象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聆聽,從唱片公司的大型 CD 合輯,或者從知名作曲家的名曲作為起點,都是一個好方法。上述一切,都是《古典音樂教室》系列短片的部分內容,非常簡單直接。

入門需要方法

還記得在成為影音記者之前,在 2012 年一場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會,中場休息時遇見劉志剛先生(之前在一場《The Decca Sound》50 CD Boxset 音樂分享會上見過面),馬上向他請教一個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欣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作品」。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老是覺得部分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例如巴托、史特拉汶斯基、荀白克等等,似是沒有以往聽慣聽熟的所謂「旋律」,聆聽時難以取得共鳴。只是看着演奏者的投入,其他人的陶醉,而自己卻站在門外,走不進這道大門,那是我自己的問題嗎?

甲之甘露,乙之砒霜

劉生及後在《HiFi Review》月刊的音樂版內,以四頁篇幅嘗試解答我的問題,大意就是這一問題不屬少見,他以榴槤作比喻,喜歡的人會瘋狂愛上,不喜歡的也不一定要迫自己去吃,這並非對與錯,只是喜好而已。同樣地,有人與部分寫於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沒有觸電的感覺,亦有人不喜歡所謂旋律優美的作品。情況就像音響品牌、器材一樣,有人認為像真的重播表現,有人卻認為粗糙難聽,反之亦然。另一例子是昨晚(2017 年 6 月 11 日)在香港大會堂欣賞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演唱伍卓賢合唱作品,上半場的《香.夭》動聽、沉重而感人,但中場休息時卻有人大刺刺地說「不懂欣賞」。

及後,認識到《HiFi Review》音樂版的主筆 Eric Sir,他向我介紹更多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例如武滿徹,同時提供另一種方法,希望解決我的「問題」,辦法就是多聆聽,也許以後在某一時間、地點、心境,勾起對某一樂章的記憶,從而引起共鳴。

後來成為影音記者,有機會訪問古典音樂家,難免向他們請教同一問題,當中有的不明所以,不了解為何有人對那一類音樂感到困難,例如 Alice Sara Ott;亦有音樂家不需要「聽得懂」那些作品,用心去感受即可,Julia Fischer 就是這樣說。

要入門,需要有人引領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遇到有能力帶你踏進古典音樂世界、為你解決疑惑的人,不過,劉志剛先生和一眾《HiFi Review》音樂版主筆(如 Eric Sir),絕對有能力擔任引路與解惑的角色。大家都比我更幸福,因為他們已為此錄製一系列《古典教室》短片,只要瀏覽我們的 YouTube 頻道,就可以收看這些短片,從而走進古典音樂之門。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