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於今年五月高調進軍耳機市場,以PM-1耳機及HA-1解碼耳擴打響頭炮,隨之而來當然是一片質疑的聲音,這個品牌懂得設計藍光宇宙盤以外的產品嗎?
事隔多月,經過大量測試報告支持,以及試聽過的玩家無數正評,這個問題現在經已鮮有聽聞。回想發布會當天,除了PM-1以外,廠方代表還提到一款定價較低的耳機,名為PM-2。
長年研究成果
PM-1與PM-2同樣採用平面振膜單元(Planar Magnetic),而非市場上常見的動圈(Dynamic)設計,嚴格來說,前者歷史更為悠久,因為它有著一個重要近親,名為Orthodynamic,在動圈單元面世之前,Orthodynamic曾是市場主流。
到了平面振膜日趨成熟的今天,卻只有少數品牌願意採用,原因離不開設計較為困難、生產成本較高、較難驅動以及重量問題,OPPO作為一個耳機市場新進,居然選擇這種單元作為起點?關鍵在於Igor Levitsky以及他的團隊。
Levitsky是電聲學及物料科學家,曾就讀於烏克蘭基輔科技大學,他的研究團隊在平面振膜方面有著二十多年經驗,耳機以外,他們亦設計過一些揚聲器產品,OPPO直接聘用這個團隊,實屬明智。
OPPO一下子取得二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卻沒有馬上將之轉化為產品,Levitsky指出,PM-1的開發過程長達八年,並無心急冒進。
非一般平面單元
PM-1在五月發表,當時經已提到PM-2這個名字,兩者由外型以至技術都如出一轍,但面世時間卻相差接近四個月。PM-1與PM-2有大量共通點,包括它們的單元。
雖然OPPO將之稱為Planar Magnetic,不過比起市場上其他平面振膜單元,PM-2所採用的設計十分特殊。市場上大部分平面單元,會將作為線圈的金屬以印刷方式平均印在整張振膜表面,看起來有如「Z」字,再把有如欄柵一樣的磁極,設置於振膜前後,看起來有點像振膜沒有作風琴式摺疊的氣動單元。
而OPPO團隊所設計的平面振膜單元,振膜面積為85 x 69mm,呈橢圓形,由七層不同物料結合而成。導電體並非印滿整片振膜,而是集中在中央位置,在振膜上、下兩面形成兩個螺旋狀音圈。
Levitsky稱OPPO的平面單元有更佳的相位一致性,在運動時不會如動圈單元那般,振膜出現不規則扭曲;與此同時,螺旋狀音圈不會像圓筒狀音圈那般產生電感作用,只會達成單純的電阻阻抗,因而解決了互調失真問題。
雖然PM-2和PM-1的振膜面積不比其他平面振膜耳機為小,不過面向耳朵那邊,只留有一個大約3cm、設有相位錐的圓孔讓聲音穿過,不像其他同類耳機,透聲面積大如振膜本身。
廠方強調每款耳機的單元都經過嚴格配對,Levitsky指出左、右聲道單元相差2dB以內,聆聽者的腦袋會自動作出調整,因此不會覺得兩邊音壓有明顯差異,不過他們卻選擇將標準定於1dB,為了加強宣傳效果,香港代理在發布會上更請來一對孖生模特兒。
PM-1的左右聲道差異在1dB之內,而PM-2則未有具體數字,只在宣傳文案強調其一致性。
這枚單元另一特點在於低阻抗與高靈敏度,32Ω(1kHz)與102dB(1mW)這兩個數值,令PM-1不像其他平面振膜耳機那般難推,這一規格同樣見於PM-2,OPPO更附上一條1米長的3.5mm OFC耳機線,方便用家以DAP或手提電話直推。
與上級型號的異同
上文提到的都是PM-2和PM-1的共通點,以下則輪到它們的不同之處。就由開箱一刻說起:
1) PM-1收藏在一個經過高亮度焗漆處理的櫻桃木盒之內;PM-2則是一個銀色紙盒。
2) 包裹Headband的物料,PM-1是英國小牛皮;PM-1為PU人造皮。
3) PM-1附有兩對耳墊,分別是英國小牛皮與絲絨,兩款耳墊背後皆有著一圈黑色吸音物料;PM-2只有一對背後不設吸音物料的PU耳墊。
4) 轉軸位置的表面處理,PM-1是亮面拋光;PM-2是啞光灰色,兩者的外殼裝飾物料亦有差異。
5) 除了3.5mm OFC耳機線之外,兩款耳機同樣跟來一條6.3mm耳機線,不過PM-1是OCC單晶銅導體,PM-2則為OFC無氧銅。
6) PM-2比PM-1輕了10g,只有385g(不含耳機線)。
7) 最後當然是價錢,PM-1劍指萬元級市場,零售價為$9,599;PM-2定位低上一級,為$6,299。
舒適為上
選購耳機,除了聲音表現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因素,有時候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就是佩戴舒適度。舒適與否,和音色是否對胃口一樣,十分個人,畢竟每個人的頭顱形狀、頭圍大小不盡相同,OPPO正正在這個項目下功夫,提升PM-1與PM-2在這方面的寬容度。
相比市場上大部分平面振膜耳機,PM-2的輕巧程度屬於前列位置,甚至比PM-1要輕上10g。
重量以外,夾頭力度亦直接影響佩戴感,PM-2在這方面高分過關,在佩戴安穩度與夾頭力度之間取得平衡,加上耳墊極為柔軟,有利於長時間使用。
提到這個耳墊,PM-2用上PU人造皮包裹著泡棉,而非PM-1的小羊皮或絲絨,前者的柔軟度不比小羊皮差上多少,只是透氣能力上有較明顯的分別。
兩款耳機外殼的可轉動幅度大,就算用家的頭圍較大,耳墊亦能夠覆蓋整個耳殼,不會在耳珠位置露出空隙。
在PM-1發布會上,Levitsky說這款耳機十分易推,既有3.5mm耳機線,亦有一個牛仔布便攜套,方便帶到戶外使用。
PM-2跟來這兩項附件,只是別要忘記這兩款耳機是開放式設計,不但會漏聲,使用者更可以清晰聽到外界各種聲音,唯一適合在室外使用的頭戴式耳機,只有封閉式設計的型號,除非你只為帶出街炫耀或是當作頸飾吧。
平面與動圈之間
PM-2的低阻抗、高靈敏度,令它容易被推得大聲,就算使用推力平平的DAP甚至手提電話,要得到足夠音量亦非難事,只是不要對音質有太大期望。
以iPod classic直推,聲音表現尚可,但未見突出,起音與收結速度有點不足,偶爾為之亦未嘗不可,不過要感受它的真正實力,前端配套不可馬虎。
是次配合測試的器材包括Accustic Arts Drive 1 MK 2轉盤、L.K.S. Audio MH-DA002 DAC以及Bryston BP25前級;訊號線則有VOVOX link direct SD AES/EBU和VOVOX sonorus direct S XLR;電源線方面,VOVOX textura為轉盤供電,兩條VOVOX initio負責餘下器材;OPPO PM-2則以原裝6.3mm OFC耳機線連接Bryston BP25前級的耳機輸出。
以美女小號手Alison Balsom的新專輯《Paris》作起點,檢視PM-2的實力。《Piazzolla: Café 1930》一曲找來古典結他手Miloš Karadagli合作,PM-2表現出來的結他弦線並非平面,而是充滿立體感,沒有纖細如絲,聽起來頓覺比真實的弦線粗上一丁點,令質感更為突出,卻沒有粗糙感,Miloš以細膩指法刻意營造的每粒精緻音符都十分清晰。
Balsom的小號光輝明亮,高音延伸平順,並無死光式的尖銳刺耳,在不減損光輝感的情況下,依然表現出銅管樂器獨有的微暖音色。
換上《Spheres》(Daniel Hope),播放《Auerbach: 24 Preludes for Violin and Piano, Op.46 – 15. Adagio sognando》,Hope以琴弓邊緣位置拉出一條尖細、簡單的旋律線,在不少系統重播這段錄音,很容易會出現毛燥、刺耳等不良聽感,但透過PM-2聽到的小提琴,沒有尖銳、粗糙之餘,更有著一種悅耳的細滑質感,聽起來並非絲綢般滑不留手,反而更接近絲絨,順滑但不缺質感。
播放錄音平平的專輯,很容易試驗到一款音響器材的寬容度,搖滾樂隊MUSE在英國溫布萊大球場的現場錄音,就是上佳測試軟件。
錄音為普通流行專輯質素,音樂內容是帶點金屬味的前衛搖滾,再加上演唱會現場錄音,很容易就播得難聽、吵耳甚至有換碟的意欲,PM-2在這裡再次展現出不俗的包容力,它不會令電結他聽起來毫無火氣,應該狠辣的地方不會變得斯文,不過那些令人不耐煩的毛燥感全都消失掉,主音歌手Matthew Bellamy的聲音再新注入水分,變得健康飽滿。
開大音量聽完整張專輯,亦沒有聽覺疲勞,OPPO說PM-2適合長時間使用,所指的除了佩戴感,顯然還包括聽感方面。
空間感部分,PM-2的縱深感並不突出,與其他同價位耳機相比,只屬中游位置,前後層次依然清晰,沒有混成一團,只不過分隔度未見特別出色。
反觀其闊度表現,明顯出色得多,在頭顱中央的主體與左、右耳朵之外的觀眾叫囂聲有充足的距離感,這種表現與其他平面單元耳機相類似。
最後是《Schubert String Quartets》(Artemis Quartet),四支提琴的木腔質感及暖和感變得明顯,同時其擦弦細節又同樣豐富,聲音密度高,令它們的形體飽滿、不枯瘦,單以密度方面,它反而更接近動圈耳機,減少一點飄逸感,換來多一點結實。
Artemis Quartet的音樂從不缺乏對比、張力與刺激感,PM-2在留意速度感與爽快節奏的同時,輕輕加入一絲從容感,減低精神緊張。低音聽起來亦帶有一些寬鬆感,就算在快放快收的情況下,依然表達出足夠層次感,沒有過於硬崩崩。
總代理:BO Digital
零售價:HK$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