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技術下放」是音響廣告或是官方產品陳述上的常見句子,常言道旗艦的最大作用,不是用來拚銷量,而是用來宣示這個品牌能夠做到甚麼,展示技術能力、爭取公眾注意才是重點。真正用來賺取利潤的,其實中挾著與老頂那堆設計、技術簡化版的中、低階型號,級數愈低,與頂級型號的關聯就愈少。不過有一個品牌的中低階系列,每經歷一次改款,與旗艦的距離就拉近一點,那就是英國Bowers & Wilkins,尤其是他們的CM系列,進化至S2版本之後,不但技術上似是升了一級,就連聲音亦如是。
懸浮高音
CM系列改款成S2,最大改進在於高音單元,部分型號如CM 6、CM 10,整個音元更直接脫離聲箱束縛,升到箱頂變成一粒子彈仔,儼如800 Diamond系列的兄弟款,兩者的血緣關係比以往來得更明顯,說實話,這個子彈頭高音設計,看起來更像源自限量郵筒仔Signature Diamond。
身為系列中最小的一位兄弟,CM1 S2並未繼承到頂置高音,不過廠方給它另一道板斧,是達至懸浮效果,那就是單元與箱體之間,加入一道凝膠圓環作緩衝,令聲箱震動不會直接傳到高音身上,反而亦然,單從外表是看不到這道巧思,但只要用手指輕輕推一握單元前面那個金屬網罩,就可以感覺到它有小幅度移動。
高音單元背後依然設有Nautilus的消音導管,振膜材料也是鸚鵡螺亦使用的鋁金屬,不過結構不盡相同,CM1 S2的高音振膜為雙層設計,表面看到那塊完整的半球,比以前的更為纖薄,以減輕重量,但同一時間亦會令硬度下降,廠方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另一個有如火山口形狀的鋁質圓環,放在半球形鋁膜之背面,將兩者連結在一起,將輕盈與堅硬兩個特點兼容並蓄。正因為高音振膜比以前更薄,面前的金屬網罩就更為重要,除了有助聲波擴散,更重要是保護這顆單元。
中低音單元依然是FST設計,由Kevlar纖維編織而成的黃色錐盤,擁有極高辨識度,可稱為B&W另一個品牌標誌,CM1 S2身上的黃盤與上一代大致相同,只是將原來的相位錐改成防塵蓋,S2版本用上彈性物質,官方資料稱這一改動令頻率響應更平順、更少失真。新版本的分音器用上Mundorf電容,是另一個使人聯想到旗艦系列的元素。
微縮景觀
直接將CM1 S1放在檯面,只會換來混亂、鬆散的聲音,改用IsoAcoustics腳架,成效真在立竿見影,一口氣處理震動與檯面反射兩大問題,就算把音量開得較大,傳到書桌的震動依然十分輕微。不過這對揚聲器氣量有點大,就算離牆一呎多,中低音亦有點過多,這時候,原裝那個兩段式海棉就大派用場,用家可因應情況決定只用上筒狀海棉,還是把它密封,是次測試則選擇把氣封密封,以換取最凝聚的低音。
就算封上氣孔,喇叭線以H+ L-方式連接,低音分量依然足夠,而且彈力充足,《Live At Rome Olympic Stadium》(Muse)裏面的低音電結他分量十足,量感有點多低不覺含糊,鼓聲稱得上實淨,只是用家的聆聽空間不夠大,或是揚聲器離背牆不到一呎,開大音量就容易出現中低音飽和的情況。聆聽演唱會現場錄音,有種參觀二十多年前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區的感覺,當然,實際聽起來不是坐在山頂看舞台的感覺,最少還是低層最後排,或是樓座前一點的位置。人聲細滑,沒有人會預期B&W的中音會不夠厚,實際表現亦然,這種豐厚不是濃重的類型,而是立體、細滑又有活力的。音色和暖,那是微暖開水的溫度,不會灼傷舌頭,只會令人感到舒泰。
優雅氣度
面對搖滾樂,CM1 S2是有朝氣但不算火辣,活力充沛而並不澎湃,換上《You Look Good to Me》(Oscar Peterson Trio)這類輕快或是中慢板音樂,它的表現更為得手應手。敲打三角鐵的聲音清脆明亮,尾音悠長且甜美,延伸平順,金耾感不俗又能夠把尖、硬等不耐聽元素壓下來,效果甚至比起數月前聽過的CM6 S2更自然。低音下潛不能強求,它做出豐富又不鬆散的中低音,經已及格有餘,經它重新塑造的低音大提琴,形體結實不虛浮,琴腔共鳴有不釜3的木頭質感,同時又保留不少擦弦細節。
這對外表方正、優雅、造工不俗的小書架,是個穩重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老氣,卻同樣帶著成熟氣質與親和力,不是體重、脂肪比例極少的健美先生(脂肪過少的人會容易暴躁),反而更像西裝筆挺、動靜皆宜的大學生,有的是朝氣,而不是衝動。
總代理:Bowers & Wilkins Hong Kong
定價:HK$4,30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