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Ac Studio 148 – 鑑賞.聆聽

「鑑聽」,在音響世界有著多重意義,被錄音室、混音、製版師所採用的monitor?具備這種能力的揚聲器?還是一種marketing用語?到了今天,三者的分野不再清晰,也不再重要,真正重點,是產品的聲音表現,是否合乎「鑑聽」要求?能夠清楚聽到錄音細節、音場定位、三頻是否平衡?反應是否敏感和敏銳?是否耐聽(作為一項工具,伴隨音樂製作人長時間工作,假如不耐聽,市場前景想必令人擔憂)?

用耳朵判斷,ProAc Studio 148絕對符合要求,而且價格相宜,又同時有著大部分鑑聽揚聲器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端正的外表,用的是木皮,不是黑沉沉的外飾,入屋指數自然較高。

DSC00712_1DSC00716_1DSC00719_1DSC00706_1DSC00754_1

實而不華

就算遮去品牌標誌,單純從外表判斷,亦不能辨認出它來自英國,ProAc Studio 148的外型實而不華,繼承著英式傳統,同時與「鑑聽」一詞互相相應。它用上三款不同單元,構成特殊二路設計,1吋絲膜高音,配合兩枚不同型號的6.5吋,其中一枚設有相位塞,另一枚則有著大型防塵蓋,以不同的機械得性,去涵蓋中、低音頻段,配合低音反射式箱體,得出25Hz至25kHz這個亮眼數據,靈敏度為91dB(1w at 1m),理應不難推動。

低音反射孔面向地板,單元背波透過地板,向四向散,這是ProAc的慣常做法,廠方稱,這一設計是為了令低音更乾淨、營造更壯觀的音場,以及針點結像。用家需要留的是,揚聲器安放在哪種物料之上,地毯、木地板、地磚、麻石等等,會直接影響其低音表現。另一個微調低音的方法,是透過它兩對喇叭線接線柱,將喇叭線接到雙線分音的上、下、或是其他接駁方法,分別明顯。

DSC00761_1

高音亮麗

這款外觀與不少英國揚聲器十分相似的接線柱背後,是OFC無氧銅接線,雖然不是銀線,高音單亦非鋁帶或是氣動,不過高音能量感十分出色,在細房試音,將喇叭線全數接到「Low」,三頻較為平衡,用家可以放心選取中庸而偏後聲的線材。

測試配套包括Electrocompaniet EMC 1 MK III CD/SACD Player、MBL Corona C51合併式擴音機、兩條Burmester Power Cord、Atlas Ascent Symmetrical XLR訊號線、Audio Note Lexus LX96喇叭線。根據以往經驗,高音單元並非與其他單元處於同一垂直線,而是偏向內側,較少機會需要大toe-in,Studio 148亦然。實際試聽,因為聲音密度充足,能量奔放、音像飽滿,左、右揚聲器距離可以拉得較闊,再作輕微toe-in,即可得到一面廣闊音場,聲音甩箱毫無難度。

以《Mahler Symphony No. 1》(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Ivan Fischer)作擺位參考,以及拿個初步印象,發現為這對揚聲器配上收線條、高音較柔和的線材,是正確決定,它的高音帶硬質感,量感豐富,亮麗低平實,沒有帶著一絲甜味,提供出色空間感,以及為聲音添上一抹淡淡的金黃色。

DSC00744_1

大音場,大能量

Studio 148聲底中性微暖,沒有特別厚重,不是盛年男人的含蓄,而是帶點青年人的朝氣與活力,是外發不是內歛,音場寬廣,高度亦十分出色,天花的迴響、樂器泛音多而擴散能力強,一定程度柔化了音像輪廓。以畫技作比喻,似是用上了暈染法,又不減前後縱深,音像較大而融和,整個音場沒有留白位置,以聲音填滿整面背牆。聲音奔放,音像亦有點粗線條,沒有半分瘦削,低這種飽滿是不累贅、骨肉勻稱,令大殼的巨大體形得以重現,下潛亦算不俗。

換上《Pure: Maria Callas》、《Wallflower》(Diana Krall)、《點對點電影原聲大碟》(顏培珊)等一眾古典、爵士、流行女歌女專輯,口形大小接近一比一,中氣十足之餘,提氣有力而快速,中高音潤而不甜,帶有一定透明感。編曲較為簡單、樂器較少的流行曲、爵士樂,更能體現Studio 148的結像能力,定位清晰而自然,沒有浮起、過分分離的感覺,強調的是音樂整體,而非把它分拆、獨立描繪。

這款揚聲器沒有偏食習慣,個性平易近人,沒有特別擅長的樂種,面對各類音樂,都有一定水準,播放以中、慢板爵士樂為主的《We Get Requests》(Oscar Peterson Trio)、重型前衛搖滾《Live at Rome Olympic Stadium》(Muse),同樣應付自如。

總代理:威達公司

定價:HK$31,430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