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C DLA-NZ9 BLU-Escent 鐳射D-ILA投影機 – 超卓投影技術,獨佔鰲頭!

文:珍納

如果有一種投影技術能獲得 NASA 的選用,你會認為這種投影技術是一般的專業級?抑或是世界級尖端技術的認可?D-ILA 投影技術,早於 2005 年,NASA 選用了 JVC 專業級投影機 DLAQX1 作為他們的科研用投影機。1998 年,JVC 推出他們首款 LCoS 微形投影顯像器,晶片採用三文治結構,頂層是玻璃基板,中間是矽晶片與鋁像素矩陣。另一方面,筆者幾乎是追隨著 JVC D-ILA投影機技術成長,過去 20 年未曾間斷!

JVC 的 1997 年

D-ILA(Direct-Drive Image Light Amplifier)數碼式直接驅動圖像光源放大技術,嚴格而言,可以追溯至上世紀 80 年代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技術的出現;到 90 年代初,發現技術可應用於投影機上,吸引了不少日本大廠垂青,其中包括 JVC 與 Sony 也奠基於 LCoS 技術分別開發出 D-ILA 投影技術與 SXRD 投影技術。1997 年 JVC 開發了她們第一款 0.9 吋 SXGA(1280 x 1024)解像度 D-ILA 晶片,三年後,即2000 年,一共開發了兩款 D-ILA 晶片,一款是 0.7 吋 SXGA 解像度,另一款是 1.3 吋 QXGA 解像度(2048 x 1536)解像度,筆者於 2004 年測試人生中第一款 JVC 投影機 DLA-SX21,當時的 0.7 吋 D-ILA 晶片已具備 SXGA+(1400 x 1050),那時售價約 7 萬港元。

第一款 1080p D-ILA 晶片

2001 年 6 月,JVC 推出當時全球最高解像度的 QXGA 超高對比率,使用一枚解像度為 2048 x 1536 的 1.3 吋 D-ILA 晶片的,即 3.2 百萬像素。 2002 年,JVC 終於開發出第一款 Full HD (FHD) 1920 x 1080 高清解像度 D-ILA 晶片,當時晶片尺寸為 0.83 吋。直至 2003 年,Sony 才推出售價高達 3 萬美元的 Qualia 004 SXRD 高解像度(1920×1080)投影機(2004 年,JVC 又開發出真 4K D-ILA 晶片)。2006 年開發出 0.7 吋 FHD D-ILA 晶片,筆者測試來港的第一款 JVC FHD 投影機 DLA-HD10K (分體式設計,另有端子盒,端子盒以 DVI 線連接至投影機),當時售價為 14 萬港元,測試時還加入了當時的高燒影像處理器 Faroudja,處理器售價 16 萬港元,不得不說,DLA-NZ9 的售價是反通脹的定位,因為它無需要加入外置處理器。

D-ILA 技術

D-ILA 的核心元件是一片活性矩陣矽基液晶,不是讓光線穿透液晶,而是讓光線穿過液晶後立即反射影像,而當中技術是可以控制每一顆像素的亮度與顏色,故此無論是對比度還是黑度表現也特別強。D-ILA 晶片的基本結構,是讓液晶體完全覆蓋 CMOS 上的每一顆像素,燈泡光線被菱鏡分拆成紅、綠、藍光後,光線穿透晶片頂層的玻璃基板與電極,再穿過液晶體,由液晶體下層的反射電極根據輸入訊號反射光線。以投影技術而言,當年的開口率(每顆像素的感光面積與該像素的總面積)已超越 90%-93%,影像不會出現網格現象或紗窗效應,當然亦因為三晶片設計而不存在單晶片投影技術必須用色輪而衍生的副產品,如彩虹效應。可以說,D-ILA 投影技術的影像表現早已臻家用層面的高階位置,而筆者的觀影經驗中,D-ILA 技術的影像表現是數碼投影技術中最接近模擬式的三槍投影機追求的自然幼滑、色彩豐富,而對比度、黑度更勝三槍投影機。

2007 推出的 DLA-HD1 突破了多項技術

DLA-HD1 的突破

到 2007 年,DLA-HD1 有突破性的發展,解像度達到 1920 x 1080,新技術明顯縮窄 D-ILA 晶片像素之間的間隙,隙縫距離由 3.2 微米縮小至 2.3 微米,晶片的反應速度由 8 微秒提升至 4 微秒,同時改善了液晶排列不均勻的問題,再用 Wire Grid 技術取代棱鏡,令 DLA-HD1 的對比度四級跳,由 5000:1 躍升至 15,000:1。

液晶排列不均勻,會導致色彩不均勻、漏光、衍射、散射等問題,往後幾代的 D-ILA 晶片一直致力讓液晶排列得更整齊、更均勻、更一致,令 JVC 的 D-ILA 投影機由可與 DLP 投影技術媲美,到超越其他投影技術。Wire Grid 的概念是欄柵閘,是由玻璃作為基板,再於表面以條子狀加入超細的鋁肋控制光束入射角與減少散射光線,再加上更整齊的液晶排列而大幅改善對比度。至於縮窄液晶隙縫,同樣有助改善對比度,兼消除格子或紗窗效應。

2008 年推出的 DLA-HD750,不僅再度縮窄像素之間的隙縫,亦再改善 Wire Grid 技術,兩代的黑表現與色彩表現明顯不能同日而語。這個階段,D-ILA 晶片已畫一尺寸為 0.7 吋。進化至 2010 年的 DLA-HD990,整齊排列液晶的技術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D-ILA 的原生對比度已達 7 萬 :1。

e-Shift 像素移位技術

2008 年 , JVC 於東京 CEATEC 展示了其真 8K (8192×4320)的專業用投影機,可知其專業技術比民用技術走前十多年。2009 年,JVC 與 NHK 開發全新首款超高解像度 Super Hi-Vision D-ILA 投影機,藉著 e-shift 技術,將每顆像素僅為 6.8µm(即 0.0068mm)的 3840 x 2106 解像度,由 e-Shift 技術將解像度提升至 7680 x 4320。當時,民用 JVC D-ILA 投影機仍然僅用 1920 x 1080 Full HD 解像度。

直至 2011 年,終於將 e-shift 技術應用於民用投影機 DLA-X90/X70/X50R,由原生對比度 1920 x 1080 進行像素移位重播 3840 x 2160 解像度。直至近年,這個創先河的概念沿用至今,甚至讓其他投影技術開發類似的像素移位演算,推出解像度高一倍的 e-shift 4K 投影機。2012 年的 DLA-X95/X75/X55R 已改用第二代 4K e-shift2。2013 年推出的 D-ILA 技術已經來到第 6 代,除了繼續在收窄像素隙縫上花功夫,另外改用了 4K shift 3 技術,原生對比度來到 DLA-X9000 已達 15 萬:1,黑度已經屬投影技術中的巔峰。

JVC 首款使用第三代(此前,4K D-ILA 晶片只應用於專業用投影機) 0.69 吋 4K D-ILA 的旗艦投影機。

4K 的突破

其實早於 2004 年,JVC 已經開發出一款 1.7 吋 4K(4096 x 2160)D-ILA 晶片,2007 年的第二代 4K D-ILA 晶片更縮少至 1.27 吋。不過這段時間,JVC 並沒有為民用市場推出 4K 投影機,2016 年,推出第三代 0.69 吋 4K D-ILA 晶片,2017 年,DLA-Z1 真 4K D-ILA 投影機抵港,成為不少影像發燒友家中的 Hi End 投影機。

鐳射光源

2016 年尾,民用機的 D-ILA 晶片尺寸終於有突破,DLA-Z1 的三枚真 4K D-ILA 晶片,即 4096 x 2160 解像度 D-ILA 晶片縮小至 0.69 吋(市場上其他民用 4K 投影顯像晶片技術以像素移位技術呈現 3860 x 2160),要知道解像度不再是 1920×1080,由 0.7 吋 Full HD 縮小 0.01 吋而載入近多四倍像素的技術難度更高,同時,推出了第二代鐳射光源。在 2017 年推出第五代 4K e-shift 5 後,直至 2018 年,JVC 終於推出其第一款民用真 4K 投影機 DLA-NX9,並改用 8K e-shift技術。

全球之首

廿年間,D-ILA 的家用投影機進化,幾乎是每一代也看得到,分辨得到,而今年,正是 D-ILA 技術誕生後的 25 週年。2021 年,JVC 推出新一代鐳射投影機 DLA-NZ9、DLANZ8、DLA-NZ7 與燈泡光源投影機 NP5。

今天,最新一代 0.69 吋最高階的真 4K(4096×2160)D-ILA 顯像晶片的反應時間已支援 8K/60p 或 4K/120p 速率,是全球首款能支援 8K/60 與 4K/120 輸入訊號的投影機;能對應 PC、遊戲要求的 LLM 低延模式。當中,NZ9 與 NZ8 應用的 BLU-Escent 藍鐳射光源技術,不僅可以輸出高達 3000 流明的亮度,BLU-Escent 的應用時間亦長達 2 萬小時(以每天觀賞 8 小時計算,可供觀賞 2500 日),原生對比度達 10 萬:1,而動態對比度更臻達 ∞:1。BLU-Escent 與 2017 年推出的 DLA-Z1 投影機的鐳射光源設計並不相同,全新的演算技術將對比度作無限提升。或許你對 infinity:1 的規格抱有懷疑,不談個人喜好,論畫面質感、立體感、前後景深連貫感、自然的銳利度、光位與暗位層次感、黑度、色彩豐富度、亮度、通透感、能見度、對比感,從觀賞角度而言,NZ9 已臻今天家用投影機的天花板級,當然,售價也屬民用投影機中的 Hi End 標準(不計發燒友選用戲院級專用投影機)!

DLA-NZ9 與過往多代 JVC 頂級或旗艦投影機同樣,廠方會為頂級型號特別挑選最高質素的 D-ILA 晶片,不是指良率,是品質最高的晶片。

鏡頭與 8K e-Shift

整個光學系統,當然包括鏡頭,NZ9 是新型號中,唯一選用最高階的 16 組 18 片,100mm 口徑的全玻璃鏡,當中,包括 5 片 ED 低色散鏡片。無論是 NZ9 或 NZ8,今代 JVC 投影機已全面支援 DCI-P3 色域,包括 BT.709,支援 HDR10+、HLG 與 10bit 灰階影像訊號,亦支援 BT.2020 訊號輸入。

8K e-Shift 來到今代,要將 4096 x 2160 演算產生 7680 x 4320 解像度,技術更加複雜,從 4K e-shift 只進行雙倍對角移位,到 8K e-Shift 需要向四個方向(上、下、左、右)移位,演算技術不僅更加複雜,而且要更加精密才能呈現出準確的 8K 解像度觀感!

只此一家的靈活性

設定方面,JVC可供安裝與調校功能可謂極之貼心。安裝上,DLA-NZ 系列採用機箱背後吸入空氣,前方散熱的設計。Lens Shift 鏡頭的水平移幅可達 ±43%,垂直移幅更可達 ±100%,極之靈活。NZ 系列的設定當然包括 Alignment 三晶片疊準微調,選單同時為已擁有或計劃擁有一支 Anamorphic Lens 的高燒友提供四款模式,還有投影幕對應逾百款型號的投影幕和 Keystone 等無可奈可下而使用的角度校正功能。針對初入門的高燒玩家,JVC 提供了自動色彩校正技術;資深玩家或計劃找專業投影機調校專家的發燒友,CMD (Clear Motion Drive)中找到紅、綠、藍、青、黃、洋紅 6 軸色調修正,當中包括飽和度與亮度校正功能。儘管當中不少設定是 JVC 早已提供,然而,至今還未有另一個家用投影機品牌能提供相近的靈活性與豐富的選項。

另一方面,在 6 個畫面模式選項中, Natural 、Cinema、Film 三個選項,再配合 12 項色溫選擇應能符合不少玩家配對投影幕與個人視覺品味的要求,然而經過 Unify Color 的專業修正後,畫質、色彩表現力、對比度還可有煥然一新的提升。

韌體 2.0 新增支援

去年第三季,JVC 為 DLA-NZ9 推出了全新的 2.0 韌體(2.1 版本更新並不影響畫面設定與表現),新增了
Filmmaker Mode、Frame Adpt HDR 2 和 Frame Adpt HDR 3 三項畫面模式,還增加了鐳射動態控制(CTRL)。量度數據顯示,2 與 3 兩項模式的光度提升了約 15%(經量度)。Filmmaker 模式(留意,只是配搭 Panasonic 4K 播放機才能使用)屬於純直通模式,即會關掉插植、抑噪、可修正銳利度和 8K e-shift 功能,真正還原 4K UHD、BD 碟的造像質素與色彩表達,當筆者進行 AB 比較,可以察覺到,若然bypass 了 JVC 的各項處理技術,碟片的畫質其實還要依靠顯像器的影像處理技術才能發揮出令發燒友滿意的畫質表現,純直通的《雷神 4》重播宙斯出場一幕,舞台與椅的道具感確實「真實」,可讓發燒友研究拍攝細節與穿崩的製作弱點!

至於「 Frame Adpt HDR 1/2/3」,明顯可見,「2」 比「1」 的光度強,「3 」 比「 2 」的光度強,筆者認為三項模式屬於不同光圈模式,在這三項模式關掉 Theater Optimizer 後,或使用 Filmmaker 模式時,你可以選擇 CTRL,即光圈開合幅度設置由「-15 」 至「0」(即全開)。HDR 的「HDR Quantizer」中「Normal 」與 「Wide」是自動根據碟片訊號自動修正模式,「-2」至「2」 共五項手動修正模式,分別是以 600/400/300/200/150 nit 亮度重現畫面。針對 HDR 10+ 畫面模式,配置高、中、低的亮度,以配合不同投距與投影尺寸的要求(說明書上提供了列表)。這些新增模式是針對不同場景而提升「最高亮度」的視覺效果,例如觀賞天文為題材的電影或紀綠片可提升星體與漆黑背景的對比度,又如幾乎是全夜景的《John Wick 4》可設定更佳的暗位層次與能見度,也是為了配合不同投影幕、不同投影距離、不同投影尺寸、不同投影環境而提供更多修正的可能性。總括而言,新增模式可再進一步提升投影機在修正上和微調上的靈活度!當然,你若追求一勞求逸,還是找專業調色修正更加容易追求 DLA-NZ9 的最佳表現。

2023年11月推出了韌體3.0

JVC 剛剛為旗下 D-ILA 投影機推出全新的 3.0 韌體,與 2.0 版提供多四個畫面模式不同,3.0 版是為畫質而設,是針對「Frame Adapt HDR」三項畫面模式而設。3.0 韌體是以即時分析每個 HDR 10 畫格的光位峰值並立即自動調整每個畫格的動態範圍,再針對高光位的訊息進行 tone mapping,以加強畫面的對比效果,明顯可見,更新韌體後立即改善影像的目視立體感。另外,3.0 將光輸出設定增加至 100 級,更容易匹配你的投影幕與吻合你的投影環境。第三個新增功能,是可以讓你將設定儲存至 USB 內,為你提供復完設定的機會。

色豐感與灰階

不能否定,JVC D-ILA 技術的影像質感、密度、厚度、飽滿視覺觀感,再加上超級豐富的色彩表達能力,即使在不進行專業調校下,民用投影機市場上而言,今天,除了你堅持說自己就是不喜歡之外,實難以挑剔,觀賞《007》、《LUCY》、《雷神4》、《TopGun:Maverick》4K UHD,看過了 DLA-NZ9,已瞬即被迷倒了,無論是逐項表現力用剔格仔的方式去評論,包括對比度、漆黑感、層次感、細緻感、色豐感、立體感、前後景的連貫感、畫面事物與細節在大畫面中的顯眼程度、厚度、密度、飽滿感等等,已臻今天要求的極致級別,即使你看過飽滿感相近的投影機,你也難以同時欣賞到等同的色豐感與灰階層次的表達能力!

《007:生死有時》不少場境也是採用菲林拍攝,對比度必然不及數碼攝製鮮明,然而演員的皮膚質感特別強,藉著「Filmmaker」模式,電影前半段未能察覺到有 CG 製作,全實景拍攝,暗位的鮮明度與強度尤其針對意大利小鎮兩段,鏡頭在 Aston Martin 內特寫 Daniel Craig,皮膚的厚度、質感、面紋、縐紋、眉毛、鬚根等等的細節與密度,清晰精細又飽滿,看得見有水潤感、有厚度,並無纖薄視覺,而膚色變化最考機,他的藍眼珠與皮膚的紋理、粗厚與豐富的面色,目不暇給。舞會的暗位能見度之強,同時欣賞到演員豐富的膚色、清晰細緻的化妝、質感強而有力的衣料質感與紋理、金屬反光能量與視覺的沉重感、玻璃的厚度,滿足感非凡,暗中有暗,暗與黑之間可以看到的陳設與細節可輕易被眼睛捕捉,沒有絲毫浮光的通透視覺,更沒有讓我感到畫面呈灰,調校後對比「Filmmaker」模式,足見 JVC 在影像處理技術上可觸及的境界。

《雷神4:愛與雷霆》4K UHD,碟片在不作任何處理的「Filmmaker」模式下,影像的厚度與質感已較其他技術強烈,對比度在經過調校後,男女主角的盔甲厚度和反光感明顯提升,紅、藍、金色的色彩強度與飽和度鮮艷分明。神的議事庭金碧輝煌,龍的雕琢仔細立體、金色動感與力量閃閃生輝,看得目不轉睛,轉到「Filmmaker」模式,始發現原汁原味是要觀眾能看到道具的效果,還有可愛「包子」CG 比較暗淡不夠通透,你是可以看到製作的本質;轉回已調校後的模式,瞬即帶觀眾入戲,男、女主角的絲質與染布的色彩細滑流暢,女武神的鮮橙色麻質袍子凹凹凸凸的強烈,教我看得眉飛色舞,「包子」光鮮亮麗彈力十足兼有光澤,可愛的設計令場面氣氛熱烈歡快。此幕場景設計非常複雜,在 DLA-NZ9 的重播下,各人的皮膚、化妝、紋身、衣飾、台與椅、金漆與雕龍玉砌的視覺效果,還有宙斯盔甲肌肉凹紋的立體感,與 CG 金光穿梭畫面之間的立體。

視覺效果,百看不厭!

《Top Gun Maverick》chapter 12、13,在 150 吋 16:9 畫面上,光線力度強勁,演員的面部皮膚在戰機高速移動下被扭曲面形的細節中,仍然觀賞到強烈的質感與厚滿的畫質,蔚藍天空風光明媚,雪山的白有強烈的白與白層次,光暗變化豐富傳神。戰機內的細節強烈立體感,透過頭盔的透明擋看演員的面孔,通透中足見強烈的清晰度,最重要是鐳射光源沒有偏色、怪色或呈灰讓人看得不舒服,論畫質細緻感,不比戲院觀賞超大幕遜色,細緻與清晰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必看《Lucy》4K UHD,一部全數碼拍攝的電影,DLA-NZ9 的純淨乾淨,坐在手術床上的 Lucy 輪廓立體清晰,面部的骨膠原有通透亮麗感,年青的嬌嫩肌膚無比吸引,面色變化仔細多變,髮絲有乾有潤有粗幼,立體感超越了 2D 感,眉毛清清楚楚不生硬、沒有修整過,看到她一個鼻孔圓,一邊鼻孔尖,卻沒有歪鼻或鼻頭誇張地隆起,絲嘉利沒有被整容的面孔看得舒服!摩根費曼在演講台上,中階深度的啡色皮膚不帶黃,微弱的反光中,額頭的縐紋、凸起的老人斑非常立體,捲曲的白髮幼細高密度,沒有丁點疏落單薄感,無疑是 D-ILA 的強項。聽講者中,中年與青年不同的乾與潤,白人之間的膚色層次林林總總,無一呈現輕薄感,中年對比青年,縐紋與青筋對比著飽滿的骨膠原臉,凹凸乾潤對比變化仔細又強烈,是那
種讓我想找緊機會要一看再看的吸引力與色彩變化!

升級 3.0 版本後

影像的升級是明顯的,重溫《雷神4》、《水行俠》、《LUCY》四張 4K UHD,畫面的光度明顯提升,而且光位確實更見層次,帶動多個不同場景的畫面的立體感明顯更強,前景與後景的連貫感亦有所提升,分別顯然而見,例如針對《雷神4》主角門的神級盔甲,藍、金、銀、黑的亮麗程度更耀眼之餘,細節的層次看得更多,如雷神槌的細紋、盔甲的曲線孤度與凹凸、還有形形式式的細紋線條,我得更清,也看得更多,還有奸角在暗黑中亮起的眼睛,能放射出動感的光線。Lucy 面部的輪廓更立體,面色變化也更豐富,這是筆者意料之外。另一方面,是影像的密度,今次觀賞主要啟動 8K e-shift 功能,畫面的密度感明顯比未升級前強烈,人物、衣飾與道具佈景的質感鮮明提升,是一種感動!

的確,由專家調校,可以讓 DLA-NZ9 的畫質幾近盡善盡美;然而,JVC 在設定上所提供的靈活性,亦可讓發燒友自行輕易調校,能夠盡情地調出自己喜歡的影像效果,亦令它在靈活性上展現出獨樹一幟的優勢!

售價:HK$198,000

總代理:信興JVC有限公司 

珍納

有說,喜歡電影的人,是喜歡逃避現實的人.......有靚畫面,有靚聲音,藉好音樂逃避現實,不亦樂乎!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