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ason DAC1 – 確切地提升音質,不存任何花巧

這是一台奇妙的器材,設計簡單,從外表到功能都同樣簡單,而且今時今日還要推出一款不支援 DSD 與 MQA 的 USB DAC,不是不了解市場,就是對聲音質素有絕對信心。

另一方面,它的外表十分平實,但簡潔得來卻不落俗套,字體、大小、按鈕編排,一身金黃色澤,看到實物的人,不會聯想到土豪或簡陋,反而會驚覺它比相片有趣得多,而且金屬打磨細緻,需要親自動手接觸才會了解。這些元素,正在低調地透露 DAC1 並不簡單。

瑞士匠心

這個簡潔而精緻的DAC,來自瑞士品牌 Merason,Merason 為 dafraud GmbH 所建立,而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兼老闆,名為 Daniel Frauchiger。Frauchiger 精於聲學、電子產品、網路技術、編寫軟件,以及企業經營管理。dafraud GmbH 之外,Frauchiger 還擁有另一家公司Niedal Audio Lab,經營音響產品 OEM 服務。

dafraud GmbH 總部位於瑞士德語區城市 Bangerten,他們至今成立了三個品牌,分別是 Merason、暫時只有一款揚聲器產品的 bernola、真空管品牌 Lab12,除了最後者在希臘雅典製造之外,前兩個品牌的產地都是瑞士。

在 Merason 網站可以找到三款產品,第一款是本文主角 DAC1,於 2015 年推出;另一款是基於 DAC1 線路而設計的 frerot,兩者都是用上兩枚 Burr Brown PCM1794A DA 晶片,每聲道兩組 Class A 模擬放大線路,構成全平衡架構。第三款是 frerot 專用 pow1 外置供電器。

Burr Brown 1794A 不是近年才推出的新晶片,最高只支援 PCM 24bit/192kHz,故此兩款 Merason DAC 的 USB 介面,亦最盡去到這個規格。

過着數字人生的發燒友,對這種規格也許提不起勁,然而聲音質素與品味是抽象的,無法精確量化之餘,多少 bit、多少 Hz 亦算不上甚麼意義,既不代表錄音製作質素,也不會等同重播質素。

好聲不會過時

外國有評測指出,DAC1 雖然在 2015 年推出,不過線路設計很可能在 2011 年經已完成。這次試音首先用 Luxman D-03X CD 機的數碼輸出連接它,聲音質素有着全面提升,而且聽起來中性又高品味,與 D-03X 的取向非常接近,但細

緻度更高,在提升音質之餘,亦提升了品味,添加了一分優雅。我們之所以購入 D-03X 作為細房的參考訊源,就是因為它中性、敏銳、可靠、容易夾機,DAC1 正正有齊這些優點。老總猜想擁有三、四萬元級 CD 機、串流播放器的發燒友,加添一部價格相若的 DAC,會是熱門選擇,所以提出 D-03X 作為試聽 DAC1 的第一個配搭,結果一擊即中。

將目光先放回 DAC1 的硬件之上。它的 USB 音頻輸入,使用意大利 Amanero 技術,重點除了設有兩組不同頻率的時鐘之外,還設置了電容作為電流隔離,而 Amanero 本身就是非同步設計。

非同步 USB 介面,市場一哥是 XMOS,雖然 Amanero 理應排第二,不過兩者的市場佔有率有巨大差距。只不過,佔有率高低不一定和聲音質素有關,畢竟採購涉及大量聲音以外的計算。而過往經驗,使用 Amanero USB 介面的器材,USB 輸入好聲機率很高,先在這裏交出其中一個結論,就是它的 USB 輸入表現出奇地好,令八千餘元的 Laptop PC,面對貴一倍的數碼訊源,都不落下風。

雙單聲道,全平衡

剛才提到,DAC1 每聲道使用一枚 Bur r Brown PCM1794A 晶片,之後是四分 Class A 放大線路,為離散式設計,而不是 Op-Amp,如此設計下,不但是全平衡,而且動態範圍亦增加了 5dB。

供電方面,數碼、模擬線路各有一組環型變壓器,再細分成十二組輸出,分別為不同線路獨立提供電力。

此外,品牌亦強調,每粒電容、穩壓、電阻、晶體管、訊號處理、電流電壓轉換器、輸出級等等,都是經過無數次集體試聽之後作出的決定。

想當然爾,機背那些 WBT 插座,理應也是通過試聽而選取的。

可以細味的升級

一如上文所言,試聽 Merason DAC1 的地點是我們細試音室,向上用 Analysis Plus Digital Oval Coaxial RCA 數碼線連接 Luxman D-03X,向下用 Grimm Audio SQM XLR 訊號線接駁 Accuphase E-5000,接下來是經 Analysis Plus Black Mesh Oval 9 喇叭線接上 PMC twenty5.24i。

Merason DAC1 的音色、性格與 Luxman D-03X 很相似,都是率直、平衡、闊頻寬,而且安靜,亦擅於重現錄音內各種訊息,包括製作風格與方法,音場、空間感、樂器音色等等,每張專輯都有明顯分別,以致不同樂器之間的色彩都有出色對比,光譜很闊,而且很安靜,就算很直接地播出各種訊號,亦挖得很深,都不會覺得很多聲音、很煩、很亂,就算中高音部分有很大部分聲音,都仍舊很自然、不吵耳。

DAC1 基本取向一致,不過在每個項目都再進一步,是很平均地進步,例如不會只是加厚或加強密度,而是厚與薄的距離拉闊了,而兩端之間的細微對比比之前更明顯,情況就似是原來的長度為 150 米,當中分成了 150 段去標示位置;現在變成了 200 米,而間距增至 300 段,一切都變得更加準確,對比就更清晰。

高度平衡

接連播放 Jason Mraz 多張 Live 專輯(或收錄了 Live 演出的錄音室專輯),分別有《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Limited Edition》、《Tonight, Not Again: Jason Mraz Live at the Eagles Ballroom》、《Jason Mraz’s Beautiful Mess – Live on Earth》、《Love Is a Four Letter Word》。DAC1 把不同空間的大小、三維、氣氛同樣很清楚都展現出來,就算揚聲器離背牆只有兩呎左右,音場深度依然出色,高度更是吸引。而且,空間內因為 PA、掌聲、歡呼聲引起的回音、空氣感,都比預期更清楚。這部分主要涉及到高音與超高音的還原能力,DAC1 在這方面顯露本事。

DAC 的高音本事,也許會令人以為,它比較着重高音吧?其實不然,它仍然保持高度平衡,沒有令整體偏向明亮,反而非常持平,陰陽比例對等。當然,DAC1 的低音表現,也是重點之一。PMC 揚聲器的低音表現本來就出色,Luxman、Accuphase 組合之前已經交出了一次令人驚喜的低音下潛、控制力與層次和速度。來到 DAC1,在上述提到的項目,仍然有進步,而且幅度並不小!更重要是不會特別覺得低音變得很出色,因為全頻的進步幅度相若,值得留意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留意到低音質素提升的地方,是低音電結他。剛剛提及的專輯內,低音電結他各有不同表現,有墊底、漫延的,亦有彈跳之餘不失寬鬆的,還有低調地與主旋律對位的,當然還會和鼓手交流的。DAC1 沒有把它們改變,寬鬆不會變得結實,低調的不會突然搶鏡,然而在質素上,是很容易聽得出進步。比如密度、放與收之間的層次改變、與其他樂器的分隔度、彈奏指法等等,當然,上述各種不同取向、效果器應用,差異拉得更大,更重要是一切聽起來都十分自然。

USB 才是最大驚喜

以前經常提到,CAS 不是 Plug and Play,家用電腦不是專為音樂播放而設計,軟、硬件方面不能與同價位的 CD 機比較,當然也不能越級挑戰,否則只會輸得更慘。尤其是用 USB 將電腦和 DAC 連接時,情況就更明顯了。

隨着 DAC 的進步,以及 USB 線持續改進(雖然現在已遠不及 Lan 線那麼快),以家用電腦作為訊源,聲音質素已有可聞進步,但幅度有多少呢?整體來說並不太大,只是總有例外,DAC1 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之前所講,一台八千餘元的 Laptop,經 Shunyata Research Venom-X USB 線連接 DAC1,播放軟件是 foobar2000,出來的效果經已值得一聽。

雖然早有軟件可以把數碼音頻訊號,繞過作業系統經 USB 輸出至 USB DAC,只是電腦硬件上各種干擾,依然是聲音質素的大敵。故此音樂串流播放器、ROON Core 等音響產品有必要存在。

DAC1 的 USB 輸入,質素實在出色,令 Laptop 可以挑戰萬元級數碼訊源。當中關鍵,包括 DAC1 十分安靜,顯然是 USB 隔離措施非常成功,而且不是濾走高音那種安靜,故此既聽到出色空氣感、空間訊息,在細緻度方面亦表現得不錯。當然,不可能正面挑戰 Luxman D-03X,尤其是安靜與細緻度,不過只是 Laptop 都可以有前者超過一半功力,經已令 DAC1 變得抵買。

Hi Fi 級數愈高,投資回報率就會遞減,兩台四萬元器材加起來,聲音提升不會是增加 100%。但是 DAC1 令 CD 機音質進步幅度,經已超出了過往經驗,令 Laptop 的進步更是事前難以想像的。

如此這般,DAC1 足以晉身「抵買」行列。

總代理:駿韻音響有限公司
零售價:HK$45,000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