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Quest Monsoon、Blizzard – 專治冷感與惡聲!

要數出色的純銅電源線,AudioQuest 這個名字實在不可不提,他們相信,如非只傳送頻寬特別狹窄而且固定的訊號(例如數碼線、超低音訊號線)的話,單一物料製作的單支導體,不作任何電鍍,才不會出現相位問題。

厚、暖、豐滿、雄壯而圓滑,是以往對 AudioQuest 電源線的印象,特別擅長重現爵士樂現場氣氛。然而,這次試聽 Monsoon、Blizzard 電源線卻發現,其低音分析力有驚喜之餘,聲音線條比想像中更加婀娜多姿。更重要是兩者只是品牌中階系列 Wind 的入門及中堅型號,零售價為 HK$3,500、HK$6,000,以價論聲,實在頗為抵玩。假如你認為自己的系統光輝有餘而偏向輕巧,想要多一點感情,又不想被濃郁韻味影響頻寬與分析力,就應該把這兩款電源線納內考慮之列。在出發去音響店試聽前,以下先為大家整理好 Monsoon、Blizzard 的設計與聲音特色。

AudioQuest Monsoon

有系統地利用科技

也許,從「貴價」(哪怕最初只是比「雞線」貴少許)線材在市場出現那一天開始,質疑線材會否影響聲畫的聲音就未曾消失過。至今依然有不少人大聲疾呼「我不信玄學」,認為音響線材是騙局,但通常這類人的玩線經驗值是零,就算稱自己比較過不同線材的,平台也許只是電腦喇叭之類的「死魚級」產品。一條死魚,澆它一桶甚麼「神仙水」、「精華液」,都不會鹹魚翻生。

只不過,線材未能取信於人,與當年未能將引起聲音變化的原理清晰地歸納,技術細節亦乏善足陳,自然難以取信於人。時至今日,部分老品牌早已改善了以上問題,並且更科學、更有系統地進行研發,令產品對聲畫的影響更一致亦更明顯,技術陳述又更有說服力,AudioQuest 是其中之一。

AudioQuest 對線材的見解,在文章開首已提及到單一物料這個要點,Monsoon、Blizzard 也是如法施為,採用特別實芯純銅作為導體。品牌2017年於台灣舉行的發布會上提及,他們的銅與銀,都是購自歐洲的冶煉廠,過程中着重結晶分布、大小及方向,因此出現了方向性。廠方因應導體方向,設計出相應的屏蔽與接地,故此用家需要依從線材上的箭嘴去接駁,當然,電源線就沒有接錯方向的問題。

AudioQuest Monsoon

理論與實踐

Monsoon、Blizzard 同樣採用 了Perfect-Surface Copper+(PSC+)作為導體,這種純銅是 AudioQuest 的常用物料,結晶數目少,含氧量低,擁有特定幾何形狀。而最重要是導體表面經過仔細打磨,在集膚效應影響下,表面愈平滑,對訊號傳輸的影響就愈細。在廠方會因應不同產品級數,決定其打磨仔細程度。

Blizzard 是 Wind 系列的中堅型號,導體全數為 PSC+。Monsoon 則是同系的入門產品,因此選用了兩種導體,線身外圍是 PSC+,中央部分是 Long-Grain Copper(LGC)長結晶銅。

廠方宣稱透過優質導體材料及幾何形狀,配合盡量減少絞繞的結構去減少磁場問題,因此可以做到在 50Hz – 1MHz 頻段內是零特性阻抗、超低直流電阻、無限流、降低瞬態互調失真(Transient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等效果。

Blizzard擁有AudioQuest一項招牌技術72V DC Dielectric Bias System,即是透過那個黑色電池盒,為電介質提供固定電流,令它處於平順而穩定的態勢,不會對訊號帶來非線性的時間延遲,即是不會無定向地拖慢訊號傳輸,以確保相位與不同頻率的傳輸速度一致,達成 AudioQuest 經常強調的「不改變訊號原貌」這個目標。

而 Monsoon 雖然沒有 72V DC Dielectric Bias System,但它與 Blizzard 一樣,備有品牌另一種專利技術:Ground Noise Dissipation Technology,用於導走射頻干擾。

AudioQuest Blizzard

試音環節

試線前,在細試音室剛放置了一對 Lawrence Audio BulBul Diamond 揚聲器,憑藉以往對 AudioQuest 線材的印象,後者與前者這類鑽石、陶瓷單元揚聲器,容易出現良好化學作用。

讀者朋友需要注意的是,Lawrence Audio BulBul Diamond 已經比不少鑽石、陶瓷單元組合來得厚聲,平心而論,其中、中低音厚度已然不俗,以往陶瓷單元容易出現的「陶瓷敲擊」味已變得不明顯,只有在播放鋼琴時才出現如此聲音。那麼假如一對 AudioQuest 電源線走溫厚路線,會否令聲音過濃?結果又不是想像中那回事。

先把 AudioQuest Monsoon 用於 Electrocompaniet EMC 1 MKIII SACD/CD 機上,它的線身頗硬,機背請留有足夠空間以供走線,此外,亦應該在 IEC 尾插位置加入適當支撐,以免它下垂時為插座帶來壓力。

AudioQuest Blizzard

依然柔和悅耳

既然方才已提及,鋼琴容易令鑽石、陶瓷單元過於鏗鏘,那就不如直接以此作為頭炮,播放 Alexandre Tharaud 最新專輯《Beethoven Piano Sonatas Opus 109, 110, 111》。Monsoon 的確有能力壓低部分高音位的峰值,聽起來更為圓滑,又不會降低其晶瑩程度。少一點搶耳的高音峰值,沒有令高音變暗,反而令更多細節得以顯現。至於中音方面,則是微暖、細緻、圓滑,帶少許糖分。

換成 Blizzard 的話,它線身比 Monsoon 粗一點,更需要支撐。它同樣會修整高音,不過手法有明顯分別,後者會把高音滾降輕微提早;前者則是集中磨平峰值,卻沒有令聲音明顯地變得柔和,光度不變之下,只是純粹地掃走少許沙粒,不影響高音量感與延伸。事實上,Blizzard 的高音沒有壓抑,只是打磨平順而已。所有穿透力、泛音、空氣感等與高音量感和質素有關的元素,都沒有劣化,反而加入少許甜味。

另一方面,Blizzard 的背景寧靜度明顯比已經頗為安靜的 Monsoon 再高一級,這種靜十分純粹,降低雜音之餘,沒有減少了弱音,訊息量不減加上寧靜,反而令細節更加明顯,音像輪廓亦同步變得更清晰。

接下來依然將兩條線用於 CD 機,試音專輯換成《Star Wars: The Last Jedi》電影原聲大碟。Monsoon 直接將音場擴大,音像輪廓清晰了,定位與存在感因而提升。中低音更飽豐,而且溫暖,令各種提琴更加木味,大號也更沉厚與暖和也更加明顯。

Blizzard 比表現已然不錯的 Monsoon更加擅長應付大場面,與背景安靜又不減細節有關,定位準確,輪廓俐落。一如所料,當短笛與小號一出場,前者在高亢、明亮方面,取得更高分數。低音分量、下潛也是 Blizzard的 強項,它的頻寬夠闊,速度快而不急,可以令低音提琴在琴體大、木味明顯的情況下,讓弓法起落更清楚有力,共鳴變化更有所增加。雖然中、低音量感加強了,不過線條與速度依然不錯,不會鬆散。

圓滑細緻

再次把 Monsoon 接上 CD 機,播放Jason Mraz的《Know.》。人聲厚度出色,它沒有加大口形,只是單純地加強密度,而且變化線性,聽起來頗為圓滑。揚聲器本身傾向令人聲年輕一點,男或女聲都會加入少許嫵媚,Monsoon 沒有改變這種特色,只是再細緻地打磨一下。低音則是重視凝聚與彈跳感,沒有死實或是鬆散等情況出現。

Blizzard 與 Monsoon 一樣,平均強化了中、低音密度與量感,但前者的頻寬更加出色,高音的分別於上文提及了,但其實超低音分量亦有所加強。Blizzard 可以令超低音更多、更清晰,重點在於清晰,而且自然地與低音銜接,只要留意低音鼓、低音電結他兩種樂器,就會發現這款電源線可以令它們變得更加完整,更加像真,不是缺少了某些訊息。

換成合併機呢?

接下來把舞台換成 Ayre EX-8 合併機,首先出場的仍然是 Monsoon,再聽一次《Know.》。換了位置,中音厚度與密度增強了,木結他弦線變清晰、彈力更好,又沒有變粗,真正變大的是結他共鳴箱。受惠中音的變化,人聲更厚潤,不過未有抹走揚聲器在人聲方面的特色。

更重手地影響人聲走向的是 Blizzard,它令男聲更加雄壯,添加少許剛陽味,喉音增加,但保持健康,沒有缺水也沒有痰涎。

力量是足夠的,在百餘呎空間內不會少也不會超載。低音量雖然增加了,但增幅不大,而且控制力剛好,不鬆不緊地同時帶出線條、變化與寬鬆感,加上價錢實惠,值得推荐給香港大部分發燒友。

當然,Blizzard 無論用於訊源或是擴音機,在密度、分析力、頻寬都更加出色,而同樣可會令低音出現肥腫,亦適合在中至小型空間內應用。假如你的音樂口味較為廣泛,就值得添加更多預算,直接購買 Blizzard。

其實大家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把它們同時收為己用,假如將 Blizzard 放在訊源、Monsoon 用於合併機,聲音絕不會過於濃厚,取向被前者所主導,而音質又比單獨使用時高出半級,投資與回報完全成正比,沒有打折扣。

總代理:威達公司
零售價:HK$3,500(Monsoon/2 米)、HK$6,000(Blizzard/2 米)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