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過境遷.變幻原是永恆

曾 interview 薩爾茲堡室樂團(Camerata Salzburg ,以 Mozarteum 為基地)的樂團首席。是一個嬌滴滴的女孩。我給她的第一道問題是 : 「你們宣傳說自己 “重視傳統”,請問是怎樣的傳統?」

答 : 「變!我團不停重新發明自己(we reinvent ourselves constantly)。」
訪問後幾天,終於等到進音響廳聽他們演出。是很高效、敏銳的演出,是21世紀初室樂團的「傳統」啊。(一笑)創辦人 Bernhard Paumgartner 的聲音世界(P 的任期 1952–1971)?Sándor Végh 的(V 的任期 1978–1997)? 俱往矣。

Camerata Salzburg 是半百年華,百年老店也可以演變吧?

勾起這個話題,其實是一位旅居海外的朋友。最近他很不爽一個新錄音,在出版之公司的官網開罵。他覺得那家歷史悠久的唱片發行公司不應該發行該新產品。「也許是出於政治考慮」,他懷疑。

我說,任何商業機構無不以追求盈利為目標,會單純為了「政治考慮」而出碟?

朋友煞有介事:「德國目前政壇正面臨改變,說不定之後的文化動態會隨著政府的政治取向而轉向。勿忘六十年代德國政府出資救了該唱片公司,其影響之後就一直揮之不去。」

我說,從前歸從前,現在是現在。該唱片公司早就被業務橫跨六十餘國的世上最大音樂集團收購多年。我是不相信德國今日/未來的國策會對該唱片公司的 A&R 有實際影響力(A&R – Artists and Repertoire 之簡稱)。事過境遷。

我又跟朋友說,哪一家唱片公司不是努力要做起自家藝人形象的?「要嘗試像唱片公司頭兒那樣思考:『貝多芬?貝多芬是很暢銷的,不過,消費者買貝多芬可能會光顧別家的產品。要消費者買我們藝人演出的貝多芬,乃至於他演出的一切!』」所以,一定是「藝人」先行;君不見他們老是說 artists and repertoire,並不說 repertoire and artists!」

我看唱片圈事情的切入點,常跟樂迷不一樣。

樂迷朋友或會覺得,百年老店是 torchbearer ,對它有很高的期許。但,設身處地為當事人想想吧:國際商業集團——不論是老字號或新公司——關心的首先是業績,A&R 當然要服膺為公司賺錢這個使命。無論是叫一個任何國籍的音樂家去錄任何音樂,都是先諗「能賣多少」。音樂外交?誰埋單?!

少數獨立片公司由成立到今天都是由創辦人或其家族持有兼話事,也許可以貫徹初衷。我只能說「也許」,因為 profit satisfiers 也要吃飯兼支付燈油火蠟伙計人工的。

我不是說要「認命」、「睇開些」;不過,同理心總要有。強勢的,依然是我們消費者 。唱片發行公司需要你我給予「訊號」:大家支持(購買)的藝人和曲子,他們自然會多灌錄及發行(反之亦然)。文|劉志剛

《Hi Fi Review》音樂版

《Hi Fi音響》的音樂版,是華文傳媒的翹楚;這話不是自稱自讚,而是早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