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音響,從來都並非 Plug & Play 就可以發揮出系統全部潛能,先不說各類附件,單單每個環節的器材質素與配合,以及揚聲器、器材擺位,都直接影響聲音表現。當 CAS 開始流行時,不少發燒友批評這種玩法衰聲,是忽略了相關器材的質素,以及各種在電腦設定上的調整。但 CAS 發展至今,不但 USB DAC、Network Player 進步良多,連帶周邊器材、附件亦同樣大幅改進。
最重要是相關選擇愈來愈多,價格亦愈來愈闊,就如 QNAP 推出的 HS-453DX Silent NAS,從設計硬件到結構,同樣從音響角度出發,不設風扇、採用低功耗 CPU、減少階震等等,不就是音響器材的傳統套路嗎?
而且最貴的版本亦不過是六千餘元,價錢比起現時不少音響級 NAS / ROON Core 來得便宜,功能卻更多、更方便。
功能導向,更易入屋
QNAP HS-453DX 定位清晰明確,不只是音響級 NAS,「音」以外,「影」也是另一重點,以求一次過滿意音樂愛好者,以及討好其他家庭成員。一來,它比起市場上不少 ROON Core 相宜;二來,功能較不少 ROON Core 為多,同時照顧視聽之娛。如此策略,亦正好切合考慮五至六千餘元價位 NAS 的清費者心態。
HS-453DX 之下,還有另一款主打影音功能的無風扇 NAS,名為 HS-251。後者的 HDMI 不支援 4K 影像輸出,只有 2GB RAM(DDR3);低於 ROON 建議的 4GB;也只有兩個硬碟糟。簡而言之,除非你只打算長期停留在輕度發燒狀態,否則就只有 HS-453DX 這個選擇。
結果簡單而合理
HS-453DX 不設風扇,只靠機頂那鋁合金頂板散熱,因此功耗低、熱量少的 Intel Celeron J4105 四核心 CUP 是合理選擇。在 CAS 發展之初,部分電腦知識較深厚的玩家,曾經建議選用運算速度較慢的 CPU,減少熱量以及高速運算時產生的各種干擾,Intel Atom CPU 因而成為當年熱門產品。當然,Celeron J4105 速度較慢,HS-453DX 用家需要付出多一點耐性,但只要完成設定,又不會時常關上它的話,對於音樂播放沒有甚麼不良影響。
HS-453DX 設有一對 HDMI 2.0 介面,支援 4K 影像;亦附有遙控;另設兩組USB 2.0(type A)、三組USB 3.0(type A x2、type C x1)。
鋁合金頂板既是沉熱器,也是「壓艙物」,配合阻尼特性理想的機腳,有助減少震動產生及傳入,並不是導走震動。一切簡單而合理。
其變壓器是手提電腦級別的小型開關式設計,用家日後想訂造線性電源,也十分方便。
直接「攻頂」亦所費無幾
至於儲存方面,HS-453DX 擁有兩個同時支援3.5吋和2.5吋SATA HDD/SSD 插槽,還有一對 M.2 2280 SATA SSD 插槽,後者比一般2.5吋SATA SSD 更快、更細小,當然,價格亦較高,用家可以逐步安排升級計劃。
這款 NAS 有兩個版本,分別在於預設的暫存記憶容量。一款為兩條 4GB DDR4 RAM,另一款是兩條 2GB DDR4 RAM 版本。HS-453DX 本身支援最高 8GB RAM,所以直接購買兩條 4GB DDR4 版本就無後顧之憂。
設定簡單,只需耐性
安裝 3.5 吋或 2.5 吋 HDD/SSD,其實非常輕鬆,只需輕輕拆走 HS-453DX 那塊磁力固定面板,推動相應按鈕,再拉出插槽,然後利用 NAS 所附帶的螺絲安裝,最後把插槽推回原位即可。假如是 M.2 2280 SATA SSD,就需要拆開鋁合金頂板,將 M2 SSD 底、面貼上 QNAP 附帶的膠條,再進行安裝。
設定方面,把 HS-453DX 與電腦連上同一個 Router,依照說明書上的網址安裝 QNAP Qfinder Pro 軟件。完成安裝後,運行這個軟件,它會自動尋找內聯網內的 QNAP NAS。順利找到 HS-453DX 之後,接下來就是跟着軟件指示,一步一步進行初次設定。如上文提及,它的 CPU 速度一般,無論開、關機和設定,都需要多一點耐性。開機後盡量減少開、關機次數,那就問題不大。
它的熱量比一般 NAS 高出不少,存放位置需要有一定對流。
完成設定後,就需要為 HS-453DX 安裝 UPnP 軟件,最簡單的方法是在 QNAP App Center 內尋找 ROON(需要另外購買授權)或 MinimServer。在 App Center 內的軟件都經過廠方測試過,沒有相容性問題,所以較為推荐。此外,App Center 亦有其他選擇,部分 UPnP 軟件對應影像串流,視乎用家實際應用而作出選擇。 至於 HS-453DX 的聲音表現方面,將於下一篇文章再作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