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重生」火星版
《火星任務》的結構,是不折不扣的火星版《劫後重生》,由列尼史葛執導。電影改編自Andy Weir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火星探索計劃「戰神三號」的成員在火星執行任務期間遇上沙塵暴,成員Mark Watney因遇上意外未能登上接駁飛船,流落火星這片毫無生命蹟象的荒蕪土地之上。
相比走哲學主義的《星際啟示錄》和《引力邊懸》,本片回歸現實主義─生存。
故事看似平面,看似沒有深度,卻大力擁抱一個訊息─不能放棄。
與Tom Hanks飾演流落荒島的Chuck Noland不同,由Matt Damon主演的Mark是科學家,也是植物學家,他要用自己的知識在孤立惡劣的環境中製造生存機會。Mark的處境不比Sandra Bullock飾演的Ryan Stone的處境好多少,Stone曾經選擇放棄生存的力量,但Mark遇難後,很快便決定放棄等死的念頭。
一反列尼史葛的常態,電影沒有墮入情緒的深淵,竟然還有不少幽默感。
過程中,Mark與NASA在自救和拯救過程中遇上一次又一次意外,有天災,有人為,大家都費盡力氣,卻總是時不予我。
電影本身其實可以選擇讓主角跌入沉鬱的調子中,為電影營造深度,也可以炮製更多爭取獎項的機會。大導演沒有,他讓口水多過茶的Mark保持陽光開朗,盡管他的說話句句有骨,卻明顯只是一種輕輕的情緒渲泄。
電影亦避開了Mark家人的角度,省略了Mark獨個兒時抑鬱起來的描寫,也沒有深入他的內心世界,即使每次遇上意外,Mark總會大發雷霆,很正常吧!
本片最大得益者當然是一眾科學迷,電影中拋出了大量的科學理論、數學運算與實驗,如何在無氧旱地上種薯仔、提煉食水、恆溫,只是不太知道哪來大半年的氧氣供應。
電影本身沒有太多冷場,接二連三的意外發生於火星與地球兩個時空之中,而這兩個時空,本身存在時差,平衡剪接讓故事變得生動。
Mark的生存機會率越來越低,放棄是容易的,憑著他無退路的求存意志,把握著這個不知夠不夠1%的生存機會。電影最緊張的一幕,設計的驚心動魄不比《星際》和《引力》遜色,觀眾手心足以扭出一把汗!
今年,列尼史葛已屆79之齡,已走過了見山不是山的年齡,不再跌入探索生命的哲學理論,求生最實際,也是最困難的意志。筆者或許多心,大導演的目的也許就是要幽後輩一默。
至於男主角麥迪文今次的表現確實遠遠超越觀眾對他的預期,個人表演而能吸引觀眾的並不容易,這回,他的演出確實有驚喜!
本碟的影音畫質臻一流之境,火星風暴的力量遠比地球沙塵暴,那股要把人撕裂的暴風力量充滿質感,沙粒聲音巨細無遺。如果沒有Dolby Atmos這款3D音場格式,讓觀眾可以預期本片的音效製作其實還可以營造打到埋面的機會的話,本片的DTS-HD MA 7.1音效製作其實近乎無懈可擊。
人聲、細節的動態層次豐富質感上乘,確實更勝《星際啟示錄》。影像的銳利精細、通透高對比同樣精彩,沒有丁點鬆散模糊感,這是全數碼攝影的過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