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志剛
原因,或許是因為它沒有典型的布魯克納聲音和神秘氣氛。在創作這首交響曲時,他視自己正在追隨貝多芬的腳步。儘管布魯克納採用了奏鳴曲形式,但他著眼於未來。「第一」確實開創了新局面,借鑒了貝多芬、舒伯特的模式,為浪漫主義交響曲開闢了一條新道路;你也可以在「第一」中聽到羅西尼和李斯特的影響。布魯克納正在探索:「我的未來會怎樣?」它充滿了詰問,也滿佈解決方案,讓這首交響曲特別有趣。
終章中有很多對位寫作,在紙上「看起來」很過時;但布魯克納和聲的運用在當時來說非常現代,「聽起來」就像一場盛大的煙花表演。呂嘉演活了它戲謔的開端,整個樂章奏起來熱情歡騰一氣呵成。如無意外,這個布魯克納系列會在 2024 年全數發行;亦是中國首套由單一指揮與管弦樂團發行的布魯克納交響曲集。之前出版的,我沒有全部聽過;不過聽過的,就全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