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哪些客人會買這部 dCS Network Bridge 呢?」老總先給毒癡叮噹出一道考題。

「幸好重溫了珍納訪問 dCS 負責人的文章(第 367 期《hi Fi Review》),」叮噹已備了課:「他說,dCS NB 除了為自家產品提供高清串流功能,也可接上其他品牌具有解碼功能的系統……」

「dCS NB 是不設解碼功能的純串流器,如果 NB 越容易與不同品牌、不同級數的 DAC 都能配搭出靚聲,就代表越易夾機,自然會越受發燒友歡迎吧,」毒癡順勢分析。

「果然有做功課!我們今天有三款價位和品牌都不同的訊源,一會可考驗 NB 與它們配搭的效果,」老總指指身旁的器材:「不單如此,我們更可比較 NB 串流 Tidal 跟這三款訊源重播CD 的效果呢。」

「有咁多嘢試,正呀!為了今天試音,我帶備了私伙 iPad,也預先安裝了 dCS 最新的 Mosaic Control app,」毒癡已急不及待。

老總微笑:「那就趕快開始吧,別忘了一會還有客人來訪呢。」

新鮮雞和冰鮮雞的分別一試便知

「這部 Luxman D-03X CD 機我有印象,《Hi Fi音響》上一期(第 409 期)陳海川 review 過的啊,」毒癡不斷從記憶中的 hi fi database 搜尋資料。

老總點點頭:「根據 dCS 的建議,NB 最好採用 AES/EBU 制式的數碼線;但 Luxman D-03X 的數碼輸入並無 AES,只有 coaxial。沒關係,我們就用一條靚 coaxial l線餵它吧。」說着,指指機背。毒癡一看:「Viard Platinum HD!」至於電源線,為求公平,dCS 和 Luxman 均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 2。

準備就緒,比試~開始!

首先是小提琴音樂:《Heartbreak》的「夜曲」。Luxman 播 CD,樂器線條清晰,提琴高音亮澤而不飆,樂韻悠揚;換了 dCS NB 播 Tidal 16/44.1 檔案後,叮噹不禁感嘆:「AB 比真殘酷。本來覺得 CD 頗不錯,怎知 Luxman 有 NB 給力後,聲音更像真,小提琴音色尤較潤澤柔美,鋼琴和提琴的琴腔共鳴也豐富了!」

這時老總好像想起了什麼,起身離場;沒多久便回來,手上多了一條 LAN 線。

「剛才 NB 用的只是一條雞 LAN 線;這條呢,」老總笑嘻嘻地提起手上的線:「都是雞 LAN 線,不過雞線也可以比較啊!」試嘢?簡直正中毒癡下懷,他忙不迭幫忙換上這條「二號雞」。

再請「夜曲」落場。「相比之下,剛才『一號雞』充其量是冰鮮雞,『二號雞』卻是新鮮雞,味道鮮美得多!」毒癡大喜。原來換了「二號雞」之後,中、高頻的泛音,比之前豐富真實,琴腔共鳴結構更複雜。

「我以前試過玩 HDMI 線(接 Panasonic 4K TV),三十蚊黃金商場雞線都可以撼贏某名牌千元貨,所以切勿以價論聲,夾機最重要!」老總露出滿意的笑容:「當然,剛才的比較,也說明了 NB 對器材配搭非常敏感,新鮮、冰鮮雞的分別一試便知!」順理成章,「二號雞」正式加入。

接着是 Jazz 女聲 Cecile McLorin Salvant 進場。分別播《Dreams and Daggers》專輯的 CD 和 Tidal 16/44.1 檔案,Luxman 播 CD,中音厚薄適中,結像立體,樂器分隔度好,絕對收得貨;怎知與 NB 合體後播 Tidal,不單人聲血肉感和形體結像升了級,連微細的音樂表情、千變萬化的運腔換氣、幼細自然的線條,活生互動的演繹,均源源奉上。你會覺得 Salvant 和樂手全體功力大增。

終於輪到鋼琴音樂,分別有趙成珍演奏“Clair de Lune"和 Daniil Trifonov 演奏“La Campanella",過招的是 CD 和 Tidal MQA 檔。兩個演奏的 MQA 檔,明顯以更晶瑩的高頻、更像真的琴腔共鳴、更豐富的泛音餘韻,大勝 CD。

dCS 與 Luxman合體播放 Dudamel / LA Philharmonic 演奏“The Imperial March"的 Tidal MQA 檔,同樣贏了 Luxman 播 CD。MQA 檔所重現那大軍壓境的場面感、虎虎生威的動態、層次清晰的分隔度、立體開揚的空間感,CD 實在尚有距離。

叮噹:「其實呢,dCS NB 本身的價位就比 Luxman D-03X 高,加上剛才有時以 MQA 檔與普通 CD 比較,在這些條件下,串流音樂贏 CD,也算合理吧?」

毒癡:「不一定的,因為不少 CAS 串流 Tidal 的聲音都偏冷,不及價位相近的 CD 機播 CD 耐聽,但 NB 以這個價位的串流器跟 Luxman 拍擋,即時令 Luxman 脫胎換骨,尤其是重播原音樂器和人聲,像真度更是連升幾班,真係估佢唔到!」

老總:「 dCS NB 加 Luxman D-03X 這個訊源組合,大約六萬多元;但它們播到的靚聲,肯定唔止係六萬蚊嘅聲啦!」

有光影變化的光暈

門鐘響起。「來了,」毒癡跑去開門。

「高佬 S,你來得正好,」老總跟進場的「高」人打個招呼:「第二回合即將開始,是 dCS NB 和 AA 轉盤,駁 AA DAC 比試,數碼線是 Viard Platinum HD coaxial,你也幫忙聽聽。之後就輪到你最想聽的 Métronome AQWO 分體機了。」

這位高佬 S,正是《Hi Fi音響》第 410 期家訪的主角,更是本刊忠實讀者。作為 AQWO 單體機的用家,高佬 S 今天到大房就是想見識這套 t|AQWO CD/SACD 轉盤和 c|AQWO DAC 分機體有多厲害,也好奇 dCS NB 的表現。

多了一個高佬「聽」戰,NB 和 AA 轉盤均不敢怠慢,施展渾身解數。由 AA 轉盤和 DAC 兄弟班合作播《Heartbreak》的「夜曲」,鋼琴和小提琴的形體飽滿壯碩,無論是鋼琴的指觸還是小提琴的拉弓按弦,均隱隱透出一股暗勁;音色則悅耳動人,中頻豐厚潤澤,高頻順滑流暢,木腔味濃。換上 NB 播 Tidal 16/44.1 檔之後,中頻沒 AA 轉盤那麼豐厚,但全頻層次和紋理更清晰,樂器形體線條亦較健美,微動態更細緻,空氣感更強。

試“The Imperial March"的 Tidal MQA 檔,開聲不久,高佬 S 即曰:「嘩!個場面撐到好開!」至於 CD 的效果,無疑是力量雄渾,件頭感強,低頻亦潛得深,但全頻線條未算非常清晰。NB 夾AA 解碼,力水雖然比不上 AA 轉盤,不過低頻結實緊湊,樂器線條和分隔度亦勝一籌。

再派趙成珍出場演奏「月光」。先由 AA 轉盤播 CD,不多久~

「泛音好飄逸!」高佬S狀甚陶醉。

「聽到琴音由中心向外一層層擴散,眼前彷如出現一個個交影重疊的光暈;這種感覺,通常只是聽現場表演才有的啊……」叮噹不禁懷念現場聽音樂會的美好時光。

老總坐在大班椅上,悠然自得:「聽埋 NB 播 MQA 吖!」

一開聲,不得了~

「嘩,泛音更飄逸啊……」高佬 S 逕自沉醉在月色之中。

「趙成珍指觸力度變化好細膩,高頻餘韻繚繞不散,眼前的光暈更有光影變化呀……」毒癡似乎開始中毒。

「我聽到藍色,是梵高夜空那種藍,好美好夢幻……」叮噹的思緒,已離開音樂廳而飄進“Starry Night"的世界。

一曲既終,大家回魂了。高佬 S 不禁大讚:「今日聽 dCS NB 串流 Tidal,完全冇以前聽 files 嗰種中頻瘦削的問題!」

接着試女聲。AA 轉盤播 Salvant CD,以肉地取勝,人聲厚潤舒服;而 NB 播 Tidal 16/44.1 檔,則贏分析力和細節:Salvant 的氣聲、喉底聲進而到微表情,都更刻劃入微,難怪高佬 S 說:「Salvant 直情嬌嗲咗喎!」

黑膠加膽唱放

高佬 S 有事須早走;在有限的時間內,他選擇主打 dCS NB 夾 Métronome c|AQWO 解碼,數碼線仍是 Viard。「我平日聽鋼琴為主,因此想再聽趙成珍,他彈『月光』我也聽得熟。」

聽完全曲後,他說:「無論是空氣感、泛音、晶瑩度、訊息量,剛才的播放效果真係贏晒。NB 夾 c|AQWO 原來可以出到咁靚嘅聲……」

毒癡看着高佬 S 臉上溫熱的笑容,同時也聞到一陣中毒味。

他趕快撥 iPad,選了 Trifonov 的「鐘」MQA file。高佬 S 聽完後,雙眼閃着神采:「我也有這隻 CD,但卻從未聽過剛才那種光彩、層次、靈巧度、飄逸感、dynamics!」

毒癡把握時間,送上 Salvant 的 16/44.1 檔。

毒癡:「好有感情,好似黑膠咁呀。」

老總:「重係黑膠加膽唱放嚟呀!」

叮噹:「救命,冧到爆呀。」

高佬 S:「真係好毒好毒……不過我屋企好似已經冇位擺……」

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高佬 S 要告別了,毒癡送他出門口時,他仍不斷說聲音好毒。這也難怪,NB 配上聲音充滿法式浪漫的 Viard Platinum HD coaxial 和 Métronome c|AQWO 這兩件法國毒物,三毒合璧下所散發出的迷人黑膠味再加膽味,簡直毒得大家一個措手不及!要知道等閒串流器,實在難以配搭出這種味道。大家也為 NB 配搭過大房的 Analysis Plus Golden Oval AES/EBU 數碼線,雖然換來更明亮的音色和更高的分析力,但黑膠味也減輕了。

搵隻拖鞋墊住都要買呀!

NB 全頻訊息量奇高,但完全沒有某些 CAS 的通病——高清得來中頻欠密度,音樂欠感情。相反,NB 在配搭得宜下,音質細緻悅耳,微動態異常豐富,每顆音符間的連貫性和起承轉合,自然流暢如聽黑膠,這是 NB 最毒之處。

今天為 NB 配搭的過程中,亦發現它對線材和墊材的敏感程度,竟然比起轉盤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見 NB 的校聲空間甚大,只要肯花心思配搭,效果必會令人喜出望外。

毒癡:「以今日的測試而言,NB 其實未能完勝價位高得多的頂班轉盤,頂班轉盤在中頻密度、動態對比、場面規模和全頻能量感這幾方面,還是有明顯優勢,其中一個原因,相信是跟頂班轉盤一般都具備成本更高的重料供電系統有關。」

老總:「我一向提倡一院二院三院的左擁右抱玩 hi fi 態度(見第 403 期 MSB Premier DAC 試音報告),實體碟與檔案各有優點,是可以並存的。」

毒癡:「今日時間有限,未有機會試聽 NB 接駁 NAS 播放 DSD 和 PCM 高清檔的效果,又沒將 NB 試駁大房的 Grimm Audio 時鐘,更沒有試 NB 獨門的 down-sampling 功能,只是一直聽 NB 播 Tidal 跟 CD 比較 ,就足以令高佬 S 中晒毒了,哈哈!」

叮噹提出一道(講)是非題:「大家估吓高佬 S 會否入 dCS NB?」

老總:「佢而家唔係返去度水,係返去度位咋!我係佢呀,我搵隻拖鞋墊住都要買呀!」

叮噹:「拖鞋都有分膠拖、布拖、皮拖……」

毒癡:「唔同質地都唔同聲呀!」

老總笑得鬼鬼馬馬:「有人本來想識法國靚女,點知就睇中咗隔籬嗰個英國靚女!」

後記

試音後,高佬S光速抱得英國美人歸,配搭他家中的法國「一院」AQWO。他解釋是為了振興香港經濟。

當日有份毒高佬 S 的老總也「自身難保」,決定為公司購入 dCS Network Bridge。自此,大房「落毒者聯盟」又添一員猛將。(文|叮噹 x 毒癡)

總代理:威達公司
零售價:HK$3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