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mm 平衡介面的幕後功臣 – 專訪 Acoustune 研發部總監 三枝丈記

Sony NW-WM1A、NW-WM1Z 之後,第三款配備 4.4mm TRRRS 平衡介面的 DAP 已經面世,它就是 Acoustic Research AR-M200,接下來,Sennheiser 將會發表的新耳擴 HDV820 亦會新增這款介面,而其他日本品牌亦開始積極跟進。方才提到的產品,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選用由日本 Pentaconn 所研發、生產的 4.4mm 插座。

Pentaconn 母公司 NDICS,是 JEITA(Japa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的合作夥伴,負起了 4.4mm 這個新介面的開發及生產,而 NDICS 總經理三枝丈記先生,同時亦為耳機品牌 Acoustune 的研發部總監,成為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為了解這個新介面的前世今生,我們特意來到 NDICS 香港分部,專訪三枝先生。

延伸閱讀:4.4MM TRRRS 將成平衡耳機線的主流制式? 分析技術、應用及市場三方面情況

▲Pentaconn 4.4mm TRRRS 插頭

真正從音頻傳輸應用角度出發

「對於耳機的平衡介面,市場一直沒有共識。」三枝先生道。多種平衡介面同時存在,令市場出現混亂,不利於消費者以致耳機產業發展,因此 JEITA 嘗試推行一個新介面規格,結束這個亂局,而其中關鍵,就是尋找可靠的合作夥伴,研發新介面。「JEITA 主動向我們尋求合作,同一時間,音頻插頭、插座正是 NDICS 其中一項主要業務(其他業務包括生產遙控器,供應給其他影音品牌;設計、製作特殊規格的插頭及插座。顧客包括 Sony、Onkyo、三菱、 Yamaha 等等),而我們也正在研發一個耳機專用的平衡介面。萬事俱備,更正好遇上東風,那就促成 4.4mm 平衡介面誕生。

「我們一共用了兩年時間去研發 4.4mm TRRRS 介面,目標早已決定好,就是創造出一個可以穩定地傳輸高品質音頻訊號的介面。」他們認為,現時主流的耳機介面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容易出現傳輸不穩,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4.4mm TRRRS 插座,是 Pentaconn 的專利設計

令傳輸質素保持穩定的獨家設計

「市場上各種直徑的 Jack 插座(即是 Phone connector,耳機領域常見的 2.5mm TRRS、3.5mm TRS、6.3mm TRS 等等,同樣屬於 Jack plug / Phone connector),插座與插頭每一『極』只有一個連接點,假如插頭出現傾側或是輕微彎曲,就有可能出現接觸不良。我們開發的 4.4mm TRRRS 插座,每一『極』都有兩個接點,加上插頭本身直徑較粗,不會出現其他 Jack plug 的問題。」

那麼市場上有否其他同類介面,每極擁有兩個接點?「以我所知,除了我們研發的 4.4mm TRRRS 插座,現時並無其他 Jack plug 設有類似設計,我們已擁有這項設計的專利權。」三枝先生如是說。

除了結構之外,他們在這款插頭、插座細各項細節上,都花上不少心思,完成設計後,將製成品以副牌 Pentaconn 名義供應結其他品牌,插頭亦作公開發售。插頭方面,最先推出黃銅版本,近來也推出了 OFC(Oxygen-free copper,無氧銅)版本。兩款插頭同樣鍍上純金。「我們正研究推出鍍銠版本。」直插以外,加推 L 插也是三枝先生其中一個考慮方案。

至於插座方面,每極雙接點是重點,這些接點採用高彈性、極低電阻的特殊銅合金,再作鍍金處理。而焊點排列經過仔細考慮,藉以提升訊號傳輸品質。

▲兩款 Pentaconn 4.4mm TRRRS 插頭,左邊是最新推出的 OFC 導體版本

▲直插以外,還有 L 插版本,不過暫時不作獨立發售

積極配合其他合作夥伴

當 4.4mm 平衡介面發表之後,第一家採用的品牌是 Sony,Sony Signature Series 兩款 DAP、兩款耳擴,以及最新的 旗艦耳機,都備有這個介面,「Sony 當然也是 JEITA 成員之一,和我們有着長期合作關係。當 JEITA 發表這個介面之後,Sony 研發部門就開始聯絡我們,商討合作細節。得到 Sony 支持,對於推廣 4.4mm 平衡起着積極作用。」

而第二個採用這款介面的品牌,是上文提到的 Acoustic Research,用在旗下最新 DAP 型號 AR-M200 之上;Sennheiser 亦即將推出相關產品。「以我所知,部分品牌正在研究加入 4.4mm 平衡介面的可行性,這個插座比其他 Jack plug 插座厚 2mm,假如要其他品牌想維持現時 DAP 型號的厚度,就需要花點功夫,當然,我相信不會為一眾工程師帶來多少困難,我們也樂意提供各種支援。

「Sennheiser 將之應用在家用耳擴,所以插座大小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日本品牌方面,TEAC 應在今年之內,推出設有這款介面的 USB DAC;同時還有其他日本品牌正與我們洽商。現時還有一些中國品牌有意引入 4.4mm 平衡介面,我們為此感到樂觀。」

▲於今年香港高級視聽展上陳列過的 HS 1500 系列試作品,外觀和 HS 1551 CU 一樣,不過外殼配色與聲音取向有所不同

Acoustune 的品牌哲學

三枝先生除了是 NDICS 總經理、負責 Pentaconn 業務之外,也是 Acoustune 研發部總監。而 NDICS  之所以研發耳機產品,繼而成立這個品牌,背後推手也就是三枝先生,「多年前,已有人建議我們發展其他業務,令我考慮各種可行性,音響產品是其中一個方案,也就是現在的 Acoustune。

「從產品開發到決定聲音取向,都是由我負責,我喜歡動圈,喜歡高分析力的聲音,因此 Acoustune 就擁有這些設計及聲音特質。當然,我們也有能力設計出圈、鐵混合架構,關於這方面,我們正在積極考慮用在新產品之上。」

▲HS 1500 系列外殼半完成品

Acoustune HS 1500 系列誕生

今年七月,Acoustune 推出兩款 HS 1500 系列耳機,其雙種外殼設計引起不少話題,我們亦詳細試聽過當中的 HS 1551 CU,大家可重溫 這篇評測。八月的視聽展上,亦展出過一款同系列的全新版本,三枝先生表現,那只是其中一個工程樣版,同一系列還有多個不同物料、不同聲音取向的試作品,「這個耳機系列的開發過程並不容易,單單是工業設計經已花上不少時間,直至我向一位日本工程師尋求合作,當年他曾經為我設計出我們品牌第一款產品,是一個便攜耳擴。隨着他加入設計團之後,HS 1500 系列的工業設計問題就迎刃而解。

「至於聲音方面,第一項要求是高分析力,尤其是高音解像度。」三枝先生解釋,他希望用家以這系列耳機在家中聆聽時,會覺得聲音十分開揚,甚至覺得天花並不存在,可以直接感受到天空的存在。」

▲HS 1500 系列的雙重外殼設計,令三枝先生可以嘗試各種材質、改變換線介面以及單元組合,變化出不同聲音取向

讓 HS 1500 系列有更多可能性

「只不過,有意見反映說它的低音不足,經過了解之後,發現大部分(入耳式)耳機用家都在室外或是交通工具上,用耳機聆聽音樂,這些環境總是充滿低頻噪音,容易出現遮蔽效應,令用家以為耳機的低音不足。因此我又開發了另一個版本,加強低音量感。

「至於單元方面,採用了 Myrinx 動圈單元,這種單元效率很高,而且反應敏銳。相關技術原本應用在醫療方面,但有些秘密不能透露給大家知。

▲加推 HS 1551 CU 的 CM 版本,是其中一個研究項目

「至於雙重外殼設計嘛,令這個系列有更多可能性,例如調整物料組合、改變單元,甚至改動換線介面,製造 2pin 介面等等。更可以沿用中間的核心部分,而第二重外殼改為訂造耳膜,成為 CM 耳機。

「與此同時,我們正在測試由納米碳纖維製造的動圈單元,它的聲音非常之快,反應敏捷,正好是我想要的。」除了擴大現有系列之外,Acoustune 更同時開發更多新款耳機,三枝先生向我們展示了其中一款的工程樣版,暫時名為 HS 1301,同樣用上雙重外殼概念,不過形狀為全新設計,體積比 HS 1500 系列細小,令人好奇它的聲音表現,只是現階段還需要耐心等待。

▲Acoustune 日本工廠的 HS 1551 CU、HS 1501 AL 生產線

▲Acoustune HS 1301 其中一款工程樣版

▲NDICS 總經理、Acoustune 研發部總監 – 三枝丈記先生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