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係Magnepan破格之作,桌面上的小小屏風喇叭系統,這小東西針對CAS族群的意欲明顯不過。曾幾何時,Magnepan予人一份保守的感覺,直至1.7的出現,技術更新之餘雖然外觀上只加入半圓鋁質飾邊,但感覺即時年輕又摩登起來。
今日,再來一記針對CAS桌面音響的新產品,令人意外之餘,亦令大家暱稱為Maggie“瑪姬”的Magnepan即時“潮”起來!玩味彈升!
“Put a 3.7 on your desk!”
雖說是迷你,雖然係兩小塊加一較大塊,但從分工架構去睇,某程度上較我那兩大塊1.7還要高規格。1.7採用三路一幅過的全頻磁力平面震膜架構,而“迷你瑪姬”系統,則是既有獨立一路低音屏風,而小屏風上更是二路分明,一鋁帶高音,再加一幅磁力平面震膜中音。
實實在在的三路,在同門之中,起碼要到3.7才有此格局,1.7乃三路全頻,而1.2則是二路分頻,難怪在官方網頁上,Mini Maggie一版劈頭的標題就是將3.7放到你書桌上“Put a 3.7 on your desk!”概念上,正是將3.7的高音及中音部份縮龍成寸,再抽取更高級的20.1之低音的一小部份收到枱底或就近的地上。
放到書桌面上的“迷你瑪姬”,每塊比一般尺碼的筆記簿型電腦大不了多少,高14″/闊9.5″,厚度僅1.25″。至於DWM(DiPlaner Woofer Module)雙極磁力平面震膜低音屏風之尺寸,則是高19.25″/闊22.5″/厚1.25″。“迷你瑪姬”乃全新型號,而DWM低音屏風則是早已有之獨立型號,專用以配合MMC2/MC 1類掛牆的窄條屏風使用,充當輔助低音,用以玩環繞聲,享用AV或純音響皆可。將之與全新的”迷你瑪姬”整合,成為一套2.1衛星式三路屏風喇叭系統,桌面屏面,可謂既簡單直接亦見驚喜的高招。
平面薄膜屏風喇叭這東西絕非新鮮事物,Peter Walker的Quad ESL靜電屏風乃公認的鼻祖,早於四十多年前已揚名世界,但說到非靜電類屏風喇叭,Magnepan就是這方面的老大哥兼原教旨主義者,從未試過為著要討好更多的人,而跟動圈單元或任何非鋁帶/平面震膜的電聲換能架構混血,就似屏風混動圈音盆式輔助低音的Hybrid架構,他們從不染指,故Magnepan一直是至純種的屏風喇叭。
Magnepan之所以出現,也是Quad ESL靜電屏風的影響。正因為Magnepan之父Jim Winey既是個工程師亦是音響發燒友一名,具工程師背景的他更是個落手落腳去搞音響的發發燒友,只因為四十多年前迷上了Quad ESL,令他興起研發平面振膜喇叭的念頭。他巧妙地另闢蹊徑,發展出不需升壓,即無用插電的平面振膜喇叭,使用上就似一般無源喇叭方便,這正是其得到市場接受的關鍵,無高壓流過震膜,亦無懼溫濕度變化,尤其高濕度,相當影響運作。
就在四十多年前,Jim花了將近十年時間在寓所的車房內潛心研發,當時藉著正職在3M工作所得來對物料的知識,多次從失敗中再出發,最終弄通了無源平面震膜的磁驅架構這個大難題,再將其他小問題一一解決以後,Magnepan終於正式量產,時為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九年之後,Magnepan遷入白熊湖的廠房,一直至今,這既是Magnepan里程碑,更是Magnepan歷久不墬的見證。經過多年來仍站穩發燒界一席位,其無可取代的特大發音面積及無箱音染效果正是關鍵所在,講到這個,當然要談一談其背後原創的專利技術。
原 創
Jim Winey在開發大面積平面震膜喇叭的路上,最重要的突破在於創出直列式長條磁體羣架構去配合垂直纏繞的線圈,由此再引伸出真正鋁帶高音(True Ribbon Tweeter),以及類鋁帶/平面磁驅動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積震膜中高至中低音。就此免去靜電屏風喇叭需要升壓/插電,以及懼怕受潮的麻煩之同時,仍取得大面積平面震膜的優勢。
Magnepan那真正鋁帶高音(True Ribbon Tweeter)的構造其實並不複雜,重點在於原創,表現優秀並且經得起時間考驗,其結構是以一條短至數吋或長至數十吋的幼身鋁帶(鋁箔)充當震膜,兩側架有一對差不多高度的幼身磁鐵棒,兩磁鐵棒貼近鋁帶一邊極性必需相反,並將上述部件固定在一前開放後疏氣的疏孔極片(固定槽)內。
雖然是幼幼的一條,但當這數十吋長的鋁帶隨著磁體極性轉變;隨著音樂訊號而顫動之時,仿如豎琴上的絃線般顫動,所散發的高音量之豐富,效率之高,更兼作前後雙極三百六十度擴散,經驗過的人都認同其效能無出其右。
大家不妨幻想一吓,滿天花雨灑金錢是何等精彩,一條數十吋長的鋁帶高音顫動起來,就似這般場面!至於類鋁帶/平面磁驅動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積震膜中高至中低音,那就複雜得多了,在一幅大面積的疏孔極片上,有規律地垂直排開一羣高度差不多由頂到底的磁鐵棒,當中的規律包括磁鐵棒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隙,此外每根磁鐵棒的前後極性跟排在左右的,極性必需一百八十度反轉,單單站在一面去睇的話,就如梅花間竹般正反正反,南北南北地排列。
另一規律是根據負責頻段的高低而採用粗幼有別的磁鐵棒,負責中高的明顯比負責中低的幼。磁鐵棒排列妥當之後,再蓋上厚度只0.0005吋的Mylar聚乙烯薄膜,四邊拉緊並牢固黏貼,形成覆蓋所有磁鐵棒而不緊貼磁鐵棒的狀態,這正是用以鼓動空氣,用以發聲震膜,但還欠線圈。
接著再於震膜表面,在各磁鐵棒之間的空隙之前,垂直地貼上厚度只0.001吋的鋁帶,這就是Magnepan獨步江湖的專利技術,類鋁帶/平面磁驅動器(Quasi Ribbon/Plannar-Magnetic Driver)之下的大面積震膜中高至中低音。大面積兼雙極發聲之下,推動空氣面積之大,確叫絕大部份採用動圈單元的喇叭望塵莫及,更是毫無箱音染兼驅動感強得來似毫不費勁,有著舉重若輕的輕鬆自在感覺。
擺位
花點時間設定“迷你瑪姬”可謂無甚難度,跟一般2.1聲道衛星系統無多大分別,只要緊記,雙極式發聲的“迷你瑪姬”背後必需有牆依傍,取其反射、增益。簡單點講,書桌面向牆壁擺放的,就是適合“迷你瑪姬”演出的場地。至於DWM低音屏風,無論擺到枱底或就近的地上均可,同樣要有側牆、背牆或牆角依傍,只管聽得見整體有低音承托,但感覺不到低音的來路/方向感,融入兩塊“迷你瑪姬”的聲音中,即成。
或需要一點時間去微調擺位及距離,每個房間都是個獨立個案,故無所謂指定距離、角度,得花點時間、耳力、氣力去來回實試。如因為空間細小又或房間聲學特性的影響,令低音過多,靠擺位亦處理不來,廠方還有一招可供使用,就是串上電阻去衰減之。至於最適合“迷你瑪姬”發揮的房間尺碼,大概是百來平方呎或以下,正是一般“桌面喇叭”的合理使用範圍。
再回到兩塊迷你屏風的擺位,除必需有背牆可依傍外,一般正常坐姿/高度之下,兩塊屏風直接放在桌面就是,最忌完全高於或低於耳平高度,也就是一般桌面電腦顯示器的擺放高度。更得注意,兩塊屏風有左右之分,以鋁帶高音皆在內側方為正確。
至於兩塊屏風的toe-in角度,相當個人,toe-in“拗入”角度多或少,抑或平放,對中央結像、口形的聚焦,音場的開闊感有立竿見影的影響。更由於喇叭與耳朵的距離近,稍為移動(拗入或拗出)少許,即有可聞變化。試音過程中,兩“迷你瑪姬”兩側相距24″,離背牆18″,離耳大約22″,筆者的最終設定是稍稍拗入,大概拗入二十度,這樣子下,耳前的半弧包圍音場,以及不過份聚焦的自然口型,最合我心意。
聰明的手法將屏風喇叭融入桌面音響,是個相當聰明的手法,桌面喇叭使用上最大特色係聆聽距離近,故音壓不能太高,能量亦不能太集束,否則容易引致耳倦,不耐聽!屏風喇叭正是解决這個的高手,以大面積發聲的鋁帶震膜高音及平面震膜中音,“揚”出聲音,更同一時間“揚”出大量弱音細節,就似專業近場鑑聽器的效果。
由於震膜(換能器)的發音面積大,能量不似動圈單元般集束,臻至稍低音壓亦不失細節的境界,用以充當桌面喇叭,可謂既聽得舒服,長時間聆聽而不易耳倦,更重要是依然提供充沛的訊息、細節,反應也快,全無聲箱音染。
澎湃的情感
正是近而無逼力!多嘢聽!大量音樂訊息!反應也快!以Fujitsu筆電透過USB直入Perreaux 80i合併機,並選用iTunes程式播放器處理音樂檔案,播出K2HD版的《雪狼湖》,陳潔儀的「等了又等、等到了、原來只要共你活一天」,陳的歌聲/嗓子通過“迷你瑪姬”表現出透明、晶亮、動人曲線。
演譯的強度、澎湃的情感、叫人揪心的情緒,沒因為“迷你瑪姬”迷你而感到有明顯萎縮,甚或比聽著擺得遠遠的大喇叭有更肉緊更揪心的親近感。再來一首Madonna在美版《EVITA》中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同樣帶出歌曲中的情緒逼力,感受得到演譯中那份高姿態俯視的氣焰,音色響亮而無音量壓逼力。
來一段K2HD版王菲的《天空》,那份緩慢中的緊奏,不經意的深情,透過“迷你瑪姬”唱出來,韻味相當。三個錄音,三把不一樣的女聲,令我感受至深的是“迷你瑪姬”的音色雖與濃味沾不上一丁點關係,但又絕無丁點寡薄感覺,有著音色粗樸,腔口細節變化豐富,從容地帶出演譯情緒的效果。
小型Big band Sound氣度
也曾轉以Cambridge Audio Azur 651C CD機播放那原裝的王菲《天空》預製CD,“迷你瑪姬”立時反映出,聲音較CAS音樂檔濃厚有肉一點,不一樣的聽頭,濃妝淡抹隨你喜歡!個人口味傾向CAS上陳潔儀的晶亮音色與動人曲線,以及CD上王菲的厚度。
Helene Grimaud彈奏拉赫曼尼洛夫鋼琴奏鳴曲,低音鍵仍見重量感之同時,高音鍵更是通透晶瑩有加,最重要是能量強而不刺耳、貫耳。Dave Koz-At the Movies CD碟中的The Pink Panther,一份所有細節都齊齊整整的小型Big band Sound氣度,感覺既熱鬧又玩味盎然。
動畫電影《阿拉丁》主題曲A Whole New World,Donna Summer的雄渾歌聲線,加上Dave Koz嘹亮的色士風,所透出的寬宏氣度,透過“迷你瑪姬”依然感受得到。最後,仍按奈不著,祭出《鼓動心弦-赤壁戰鼓》,以試探一吓“迷你瑪姬”的極限,結果可算矛盾,既不出人意表,但亦見驚喜!
物理天限,那大鼓抽動下大面積鼓皮移動所發出的浸浸低音,對“迷你瑪姬”當然是苛求,但小鼓、對鈸,其他的金屬或木敲擊,還有琵琶,確係反應快,弱音細節多,聲音有序紛陳,依我見解,在桌面音響上,此種種都要比低音有多激盪來得更形重要!
無得頂
說是桌面上的3.7,這是無疑相當戲劇性的形容。老實講,座地大喇叭就是座地大喇叭,莫說是3.7,就是我那1.7,“迷你瑪姬”亦難以相題並論。然而,公平/合理地從桌面CAS音響的角度去睇,以享受音樂心態去挑選,萬多元一套的“迷你瑪姬”,絕對係無得頂!肯定係我所聽過,最多細節,最音樂化,又最悅耳兼全無聲箱音染的桌上喇叭!或有需要去研究一下,家中的書桌的擺位如何由背牆改為面牆而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