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i Audio THREE – 聰明的揚聲器,點玩都得!

突破,在揚聲器設計上一點不易。

突破,不是讓客人自選揚聲器顏色或圖案,也不單純地換用新音盆物料,而是要突破傳統、同步、技術、功能種種框架。揚聲器一百幾十年來,不外乎是單元加分音器的製品。然後,揚聲器設計師想盡辨法去提升音質,同軸發聲、傳輸線、密封式、內部間隔箱室、背對背低音單元……另一種玩法,是向 Pro 進法,玩有源系統,把擴音器放入喇叭箱。今天流行的設計,除了為每個揚聲器提供獨立高頻修正,還有加入 USB 輸入與音量控制,即 DSP 解碼有源揚聲器。

 

 

Kii THREE 如何分類呢?簡單來說,它是一款加入演算法的聰明有源揚聲器。Kii Audio CEO Christian Reichardt 曾表明,要解決全頻響應趨於線性、要求正確相位、要求正確時間區域,必須要 DSP,必須要主動式設計。

來自德國的 Kii Audio 頭炮之作 Kii THREE (可應用於專業範疇),以上條件實在不夠徹底。嚴格來說,Kii THREE 設計上雖然不能說是突破,只能說是踏出一步驚人的進化,事關同類設計的首創是屬於 Meridian ,也有同樣聰明的 Goldmund 系統,但從應用靈活性與音質表現兩大範例上,Kii THREE 必屬中產高燒的 high score 獵物!

 

 

大小房間通用

造型美學是當今揚聲器設計的必要條件,Kii THREE 小巧、簡約、時尚,可自選色彩(我們測試一對是礦物灰),與時尚家居設計一拍即合。THREE 的面板與側板相連,由一塊 HDF 高纖板壓成 U 形,內箱選用拉絲鋁金屬箱,負責裝載一共六個單元,驟眼看,THREE 似乎是向前、左、右、後四個面發聲。

這樣……聲音豈不是亂到七彩,也必須與後牆保持好一段距離?Kii THREE 的突破,是六個單元其實是向著前方發聲!當我把耳朵貼近兩側與背板上的低音單元,的確聽到聲音,不過藉著 DSP 控制相位及時域,令 THREE 可以完全避免喇叭後牆的反射聲污染皇帝位接收的聲音,也不會令牆角產生駐波,無論你決定讓 THREE 離牆擺放還是貼牆擺放、無論你把它放在書房睡房或是寬闊大廳、即使你的聆聽空間並沒有理想的聲音條件,THREE 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融入其中。

 

魔術?技術?

廠方稱 THREE 屬於一款六路設計,原因是箱內的六個單元,包括一顆1吋高音單元與導波器、一個5吋中音單元與四個 6.5 吋低音單元,均由一份獨立數碼功放驅動,由程式派出一組獨一無二的工作指令,令所有單元向同一方向,即前方發聲。

Kii 這套魔術名為 Active Wave 濾波設計。Active Wave 的工作思維比傳統分音器的濾波部分複雜,它除擔任分流工作,把適當的高、中、低頻訊號分發至各個單元,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要讓所有低音單元均勻地向前方發聲,同時能連貫地配合中音與高音單元,令全頻 20Hz-25kHz ( ±0.5dB ) 以一致的時間傳送到皇帝位。

THREE 用什麼單元?廠方沒有提供詳細資料,低音音盆相信主要成份為金屬。換句話說,廠方只需要挑選一些高質素單元,理解單元的強弱,便可以利用程式修正單元的弱點。

 

 

核心內圍

每一隻 Kii Three 內,均有一枚六聲道 Sharc DSP 處理器,無論是以 AES/EBU 輸入數碼訊號或輸入模擬訊號,訊息均先經過 DSP 處理器,才把訊號傳送到動態調控與 nCore 數碼功放。 DSP 部分,寫入了 Kii 獨家的濾波程式,近牆、離牆、牆角擺放的修正程式,還有一共有16項選擇調配高頻與低頻的輸出音壓。這組程式,能於 0.8 秒內完成所有修正。這個腦袋,就是令 THREE 既可擁有靈活的擺位方式,同時可應用於絕大部份的房間,不論大小。在 THREE 背板上,還有一顆P/R按鍵,在使用 AES/EBU 方式輸入時,負責同步左右兩台 THREE 的發聲時間。

THREE 唯一不設音量調控功能,簡單來說,用家只需要一款具備音量調控功能的串流播放器,已經可以開聲。

 

▲Kii Three 採用 Hypex nCoreD 類放大技術

 

D類功放

如果說 DSP 部分是 THREE 的腦袋,調變式功放部分,就是 THREE 的心臟。 Hypex nCore 是當今最享負盛名的 D 類功放 (坊間通常稱作數碼功放,不過D類功放只放大模擬訊號) ,不少名廠也選用 nCore 線路,如 ATI 、 Procella Audio 、 Trinnov 、 Theta 。每一個 THREE 內採用六份 250 瓦輸出的 nCore 放大器,驅動六個單元。

THREE 背板上,僅有一個平衡插座,它同時負責 AES/EBU 數碼輸入及數碼輸入,只要一撥打掣,便可切換輸入方式。

 

▲經 DSP 處理後,聲音向前方發射,明顯把背牆對聲音的污染消除。

▲ Kii Audio CEO Christian Reichardt

何方高人?

THREE 設計如此特別,到底 Kii 是什麼來頭呢? Kii 五位創辨人中, THREE 的主要設計工作由 nCore 開發者 Bruno Putzeys  (CTO) 與擁有多年設計音響數碼處理演算程式與韌體工程師 Bart van der Laan (COO) 負責。五人中,還有產品經理 Thomas Jansen ,他不僅是建築師,也曾擔任音響工程顧問達 10 年經驗。 QC 經理 Wim Weijers 有豐富的「摩機」經驗。至於 CEO  Chris Reichardt ,他本身是一位結他手,也曾任樂理教師,然後多年來投身專業及家用音響器材工作。這五人有一個共通點,熱愛音樂同時熱愛音樂重播!

 

數碼VS模擬

到底平衡輸入好?還是數碼輸入好?

這次比較不算公平,事關使用數碼輸入時,筆者先後使用 Analysis Plus Digital Crystal 數碼線 +  Digital Oval 數碼線與一對 Dignity Audio Bravo 平衡線輸入 THREE 。訊源是 Auralic Aries 播放器 (可直接以 AES/EBU 輸出至 THREE ) ,再加一台 Trinnov Amethyst 作為音量調控,這樣才可以比較數碼與模擬輸入之別。

 

整體來說,數碼輸入的聲音更銳利清晰,無論是大動態或微動態均稱得上纖塵畢現,聲音精細入微,點點咳嗽聲也清清楚楚。整個音場畫面的聚焦點非常分明,前前後後距離無分明立體,可以說是針點式結像,幼細度不遜於不少 Hi End 揚聲器,尤其是聽鋼琴,琴鍵不僅起落輕重變化多端,就是每個鍵的分別也特別清楚。

 

換上模擬輸入,清晰度的確沒有數碼輸入精彩,但整個演出自然豐富,聲音不會刻意強調 High Fidelity ,不過細節又不會有明顯流失,音樂感較強。若然聽電子音樂、爵士、聽大規模的音樂重播,筆者會選擇數碼輸入;若然聽人聲、室樂、獨奏,我會選模擬式輸入。

 

 

大房間VS小房間

筆者先後於本社細房作直房離後牆與橫房貼後牆佈置,然後於大房作離後牆佈置。可以說, THREE 本質上無色無味無嗅,配什麼器材,配什麼線,進行過任何微調,立即可辨。無論用哪一種擺法、大房或細房, THREE 驚人的分析力、精彩的兩極動態與細節動態、錄音的好與壞依然一聽即辨,低頻迷亦不愁低頻不足,推高低頻輸出,低頻能量源源不絕。追求戲劇性的音樂表現嗎?同時推高低頻與高頻輸出!

若然要筆者選 THREE 表現最出色的經驗,必須大房離牆佈置,再加強低頻輸出,合上雙眼,表現幾乎無異於一對有點規模的座地揚聲器!

The Beatles – A Hard Day Night – And I love her:一開聲,此曲錄製效果聲音圓潤,重播速度雖高,卻沒有削走人聲份量,結像清澈透明,結他的彈跳力好好,歌手演出溫柔,是一個有糖份的錄音。

 

Nils Lofgren – Acoustic Live – You:拍掌聲清脆俐落,結他弦線比 I love her 一曲明顯幼細而彈力更強,彈奏時大細力好的比例非常仔細,稍輕稍重無所遁形。 Nils 的人聲厚薄平衡,直接入咪,感情分不錯,不過高清感銳利的優點更加搶耳。

 

Jazon Marz – Beautiful Mess – Live On Earth – Live High:明顯錄音比其他製作強約 4dB ,人聲走得前,位置與喇叭平排,錄音滑中有細,鼓聲結實有力,電結他的彈動感到諧音也清爽分明。

Beethoven – Triple Concerto:的結像有一非常清晰的點,由一點而向外擴散,場面宏大氣勢宏大,可媲美大喇叭。樂器位置沒有錯亂感,管樂、弦樂定位份明,有弦精細高清,能呈現弦樂的木箱共鳴聲,唯一可以挑剔是木頭味不足。鋼琴每個琴鍵都分明,起落彈跳力的細緻度,竟然把不少在大房的聆聽經驗推翻了!

 

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 – Danny Boy:的錄音明顯有一份濕度,背景有一浸沙沙噪音,但不減人聲的立體感。 Belafonte 的聲線溫厚中高清晰度,口水聲有黏濕度,觀眾咳嗽的動感不弱,的確有現場氣氛,人聲位置在喇叭與幕中間,樂團貼幕,輕聲演奏,並無喧賓奪主,主角配角分明又融而為一。 Kii Three 沒有幫慢聲加速,就是一個準字!

 


Ana Caram – blue boss a – Corcovado:錄音清厚而飄逸, acoustic 結他入咪,聲音沒有其他錄音的乾燥感。色士風沒有被壓成一片紙,圓潤立體,掃鼓聲聽到好多細碎的毛點聲,大提琴豐厚有彈力。其實不少低音單元裝在側板的設計會令大提琴變形,下身闊足九呎,可以挑剔 THREE 的琴形未算分明木味不強,但沒有變成超級大肥佬,形態比例恰當,大提琴放在歌手前微靠左的位置,結他在右側,套鼓最後,人聲在套鼓前一點的位置,口形比例一流,聽得非常過癮!

 

Blue Coast – Looking for a home:是一個下載 DSD 檔案。聲音細滑動人,噴咪放大的尾音好分明,圓潤中有高清分明的細節。
Ashes of Time – 張國榮的聲音有明顯的共鳴箱效應,而這份添加又有一份濃度與暖意,令他的聲音聽來更動聽。可惜,錄音本質不算很高清,有點鬆矇,但氣勢與氣氛濃郁,小提琴比較肥,整個錄音設計有戲劇性的感覺!

 

Jazz at the Pawnshop – Limehouse blue:人聲、錢聲、杯聲,當然清脆分明,乾淨銳利的重播呈現出強烈的立體感,沒有殘舊味,聽來活潑醒目,樂器的動態立體,不拘一格,能奏出那份輕鬆舒坦的活生味。

 

The Dark Knight – Like A Dog Chasing Cars:電子音樂滲透出來的磅礴能量感精彩絕倫,充滿迫力,力壓心口。用它播電影,確實可以把不少多聲道揚聲器打跨了!

 

 

在筆者的聆聽經驗中,高清銳利與感情表達不易並存,即使是 Hi End 器材,只要配搭稍為不夾,只會聽到高清銳利的音響刺激,感情卻硬繃繃。感情分強的系統,又不容易帶來那份高分析力的魅力,難得 Kii THREE 竟可兩者並存!要專一對一套系統一世談何容易,但 Kii THREE 可以提供的玩味性,包括播放系統、發燒線,相信十年依然令人樂此不彼,即使入購第二套,也不會令人想要賣掉的系統,玩足半生,並不困難!

售價:Kii揚聲器HK$115,500 /一對

腳架HK$16,800 /一對

揚聲器自訂顏色另加HK$8,000 /一對

 

代理:米樂數碼影音

珍納

有說,喜歡電影的人,是喜歡逃避現實的人.......有靚畫面,有靚聲音,藉好音樂逃避現實,不亦樂乎!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