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es音樂檔一定好聲過CD?

一如文章主題,答案只主要分為兩種,認為「對」的大多是年輕玩家,當中又以Head-Fi愛好者為主;否定的,多為資歷不淺的發燒友,其中不一定擁有Hi-End CD系統。

首先,一張CD或是一個音樂檔,撇開音樂內容,單純談論音質,錄音、後製是否出色是最大關鍵。然而同一錄音之下,不經壓縮、直接來自母帶的檔案,又比升、降頻之後的更好。若然製作過程一樣,製作之檔案取樣率愈高,音質理應愈高,這是事實。

另一事實,就是在Hi-End系統內重播Hi-Res音樂檔,聽起來不一定贏得過播放CD。對於在電子消費品文化下長大的人來說,總是難以接受這項事實,畢竟規格不會說謊呀!

的確,假若前提如文章開首所言,製作質素一樣的話,Hi-Res檔案優於16bit/44.1kHz,剩下的問題就是「重播」了。

HiResAudiologoWeb

回想過往經驗,敗給CD系統的CAS訊源,總是一台家用電腦而已,就算共同一台DAC,對手往往是數萬元的CD轉盤,家用電腦不敗陣才怪。CD轉盤/CD機的聲音表現,不一定完全與其售價掛勾,但雖不中亦不遠矣,試問一台家用電腦,有多少部分是專為音樂播放而設計?這些部分又值多少錢?金錢不是唯一標準,卻是重要指標之一。

想要令音樂檔播放更好聲,方向有二:改裝電腦的軟、硬件;或是改裝streaming系統的周邊設備。兩者同樣離不開軟、硬件兩大範疇。

香港發燒友曾經在CAS方面走得很前,一群活躍於某討論區的發燒友,以網友「震長」為首,不停嘗試各種方法與樂於分享,可惜這討論區早已不復存在,他們現在走得多遠就不得而知。

綜合各種經驗,改裝各種電腦底板、插槽,再為每個部分進行獨立供電是方法之一,大幅改寫作業系統及BIOS設定、尋找專家編寫各種程式及播放軟件等等亦行之有效,「震長」的音樂播放電腦,就需要接駁另一台電腦去將之啟動,不能單獨使用。這兩項皆屬於程式專才範疇,普遍發燒友難以做得到。

較為簡單的,自然是改動供電,訂造線性供電以取代開關式變壓器,將PCI-E槽獨立出來,以光纖轉接器斷開與底板的電力連接,再單獨供電,令兩者的接地端不再相連,這個獨立PCI-E槽用作安裝studio所用的那些專業音效卡,然後才連上DAC。建立RAM Disc,在播放前將相關檔案移入其中;電腦內部裝設隔離措施;善用工業地線濾波器等等,也是較易做到的方案之一。150624_new_hi-res_logo

至於Streaming系統方面,用上高質素NAS、Router、網線,再為各種裝置訂造線性供電,代替各種開關式變壓器,已屬指定動作。

一個去年較多人談論、其實五年多前經已有人使用的玩法,就是在NAS、Router、Streamer三者之間,加入兩套網線、光纖轉換器。這是專業通訊裝置,用在streaming系統,把網線的電力訊息轉為光,然後再轉換為電,用意是切斷三者的電力連繫,包括接地,而這套裝置亦需要轉用線性供電。

經驗所得,這套裝置的成效,與使用頂班音響級網線旗鼓相當。與Hi-End網線一樣,用在Router至Streamer一段,聲音變化最為明顯。

CAS系統要好聲,絕非Plug & Play那麼簡單,深入鑽研的話,複雜程度比黑膠系統尤有過之,差別在於前者是電腦層面的事,後者屬物理範疇;黑膠硬件多而高手亦不少,懂音響又精於電腦軟、硬件的人卻不多,這需要時間去發展,能否追及Hi-End級CD系統也是未知之數。最少,執筆之時情況如此。

想要簡單又容易好聲?CD系統就是現成答案呀,要不然Hi-End級CD系統哪可以賣這些價錢?現階段,就算再沉迷CAS也好,還是建議添購CD、黑膠系統或是三者一起玩,多一些參考對象,對於鑽研CAS百利而無一害!

補充:

A秒殺B、C又一定好過D,這類情況也許是大眾希望發生(?)的吧,但事實往往不可能二元化,也不會老是不能共生共存、兼收並蓄。引一位前輩所言:「前級有如此多輸入,為何只用其一?」音響訊源如是,音樂愛好亦如是,切莫把偏好當成絕對。

Archimedes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